来源:时刻头条
年6月,美国证监会(SEC)正式批准中元生物赴纳斯达克市场的上市申请。作为国内神经酸领域的佼佼者,中元生物于年8月在SEC网站公布了其最新财务年报。其中显示,尽管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影响,但在报告期内,公司仍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表现。
年3月因可预期交易,中元生物前身法人主体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随着该项交易各步骤的陆续完成,年8月,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元生物技术控股有限公司,即“中元生物”。年8月,中元生物以1.61亿普通股为对价完成该项交易,并最终取得宝枫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宝枫生物”)的全部控制权。至此,作为致力于植物源神经酸研发,提供脑部神经系统疾病筛查、干预和治疗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宝枫生物被纳入中元生物旗下,成为其在国内运营的全资子公司。
作为上市公司国内经营实体和神经酸研发领域的领跑者,宝枫生物已构建起较具规模的自主创新研发平台体系。具体来看,其研发平台以脑部神经系统疾病为整体方向,横跨基因组学、表观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个细分学科领域,通过人工智能、高通量筛选等技术及肠道菌群领域的纵深研究,实现对生物学和临床数据的深度挖掘、验证及系统化整合,从而架设起所在领域精准医疗的有效通路。
在此基础上,宝枫生物与多个国内顶级科研机构形成了研究和技术层面上的深入合作。首先,宝枫生物于年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了“遗传代谢研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不仅是国内细分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也进一步巩固了宝枫生物在神经内外科领域中的技术优势与竞争壁垒。其次,宝枫生物与中国医科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已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并共同开展了《神经酸参与脑缺氧神经修复的生物学过程与分子机制研究》、《神经酸缓解高原缺氧脑损伤的临床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其中部分成果已陆续发表在所在领域专业学术刊物中。
与此同时,宝枫生物与医院、医院、福建医科医院等临床机构也构建了深度合作关系。医院的合作为例,该院作为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院,于年获批旨在构建全国性老年医疗服务和创新体系,引领国家创新老年疾病诊疗、研究和健康管理模式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基于此领域中的探索与积淀,宝枫生物与该研究中心先后开展了:(1)神经酸作为神经系统疾病标志物的研究(全球首创技术);(2)神经酸对神经系统疾病有效性的临床研究;(3)神经系统代谢研究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三大方向的研发合作,其中部分项目研发成果已处于产业转化阶段之中。可见,与临床机构的合作,不仅可有效提高产品管线向临床应用的转化速度,也更将有助于彰显宝枫生物在老年慢性疾病的防控、防治及健康评估领域中的社会价值。
目前,宝枫生物已初步形成了针对脑部神经系统疾病筛查、干预和治疗的四大产品管线。具体为:(1)筛查试剂盒和技术服务管线:针对神经毒害、癫痫治疗的检测,以及认知障碍、脑白质脱髓鞘、多发性硬化症的试剂盒开发生产;(2)干预和康复医疗器械管线:神经酸用于干预的器械申报和生产,其中6款械字号产品现已完成审批;(3)辅助诊疗医疗器械管线:大数据平台以及5G+智慧医疗项目;(4)干预产品和药物管线:干预产品和药物管线,其中部分补充剂产品已实现商业化,神经酸中药制剂以及神经酸类化药也在研发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宝枫生物今年又新增申请了四项发明专利,均为其所在领域中的重磅技术成果。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神经酸诊断标志物、神经酸体内药效成分等多个方面,无疑为宝枫生物的后续研发和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在研发端的深厚积淀,宝枫生物已实现了在经营业绩上的华丽转身。更重要的是,在扎实研发体系和充足管线储备的带动下,其研发成果陆续向商业和产业端转化所带来的经营前景则更为可期。伴随着研发层面的不断斩获,宝枫生物也将逐步进入业绩稳定有序增长的成长通道。
因此,如开篇所述,作为中元生物的全资子公司,宝枫生物在研发和经营上的特点也直接体现在母公司的财务表现中。根据中元生物在SEC网站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年公司净销售额较年增长了.13%;同期,公司净收入实现扭亏为盈,增幅为.19%。截至年1季度末,尽管受年伊始中国境内疫情肆虐影响,公司财务数据仍延续了良好的增长趋势。特别应指出的是,近年公司在研发端的投入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近3年研发投入CAGR为57.23%,较好的反映出中元生物R;D的公司属性。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赴美上市计划的执行落地,中元生物也将在其R;D发展模式的带动下,迎来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据了解,中元生物已与多家境外券商及投行机构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意向,预计开盘后公司股票将呈现良好稳健的预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