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记者温淑萍AsgarRangoonwala——西安杨森总裁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年是西安杨森的大喜之年。因为,这一年,西安杨森有11种创新药及适应症通过审批进入中国。
虽然,在中国创新药物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众多跨国药企加速了创新药在中国市场的引入,但西安杨森显然是较大的“赢家”。据了解,在跨国药企中,西安杨森几乎是年将药物引入中国医疗市场最多的药企。
西安杨森在年新药引入的力度仍然不小,有多个已经在路上。Asgar透露,年,尤为重要的3个创新药治疗领域集中在肿瘤方面。
西安杨森正在加大中国医疗市场创新药物的布局。事实上,这也是多家跨国药企正在努力的事。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也称,未来将在中国市场引入10款左右创新药物。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则称,赛诺菲全球上市的6个创新药和疫苗,彭振科正在加速推动中国市场的落地。
跨国药企们纷纷将创新药引入中国,一是中国实施了加速创新药物上市的政策,这使得原本需要2年多才完成的一个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审批,现在部分药仅仅需要几个月或者更短时间。显然,中国老龄化来临,人口基数大,疾病人群越来越多,药物市场空间的不断放量也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原因。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未来药物市场空间将达数十万亿。那么,进入、深度参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的发展,无疑是众多跨国药企们积极布局的事。
如果说西安杨森是年将创新药引入中国最多的赢家,或许其步履和思路,在众多跨国药企中也有着代表性的意义。近日,记者专访了Asgar,就这一创新药进入中国的新趋势做了解读。
审批改革红利
西安杨森是中国第一家合资类医药企业。
关于缘何成为中国第一家合资药企,这个兵马俑的故事已经讲了35年,但每次讲出来的意味又有不同。此次,Asgar再次讲起,不再是曾经:中国缺少好的医药产品。而是透露着“西安杨森的精神世界与中国的一段古文明历史有着不解之缘,这种精神世界的吸引,使得西安杨森创始人与中国产生紧密联系,为中国做一些能做的事。”
Asgar透露,35年前,西安杨森公司的创始人保罗杨森第一次到西安,他是个历史爱好者,之前就通过资料和朋友们的讲述对兵马俑产生非常深的情结,在实地参观和更深的了解中,对西安这座城市痴迷。
同时,当时西安乃至医疗尚待满足的医疗需求缺口较大,最终保罗杨森决定在西安设立分公司,与这座有兵马俑的城市产生连接。
杨森成立于年,年成立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杨森、西安杨森都为强生集团旗下的制药公司。
杨森业务主要集中在九大治疗领域,精神病学,神经病学,感冒咳嗽及发热/消化,皮肤病学/抗过敏,血液病学,免疫学,实体瘤、传染病,年年中,完成对爱可泰隆的收购后,杨森正式进入肺动脉高压领域。
在制药界,杨森被称作创新型企业,在全球研发方面的投入要比销售和营销投入高出88%。其自年以来,陆续上市了17种新型创新性药物。
而在全球范围内,杨森正准备在前上市或者注册申请10个创新产品,同时预计有超过50个LE产品在审评。其中包括已经在美国上市的TREMFYA和ERLEADA。
Asgar称,虽然他服务强生20多年,任职西安杨森总裁两年半,但盘点这两年半的得失,发现在西安杨森的全世界版图中,中国的地位尤为突出。
中国是杨森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以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