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优秀博士后谷金科注重日常积累,保持乐 [复制链接]

1#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

为表彰做出突出成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清华大学自年开始组织评选“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十名左右。评选对象为进入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满一年以上(含一年),中期考核结果优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科研道德、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取得突出成绩和研究成果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谷金科,生命学院,年7月进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杨茂君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期间主要研究领域为哺乳动物及人源线粒体氧化磷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呼吸链超超级复合物和哺乳动物ATP合酶四聚体的冷冻电镜结构。以共同第一作者在《科学》、《细胞》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卓越学者项目、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特等博士后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一等资助和特别资助。

年7月初,我来到美丽的清华园开始了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时刻激励着我要刻苦努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争创一流。

我的合作导师是生命学院杨茂君教授,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博士后期间主要从事人源及哺乳动物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蛋白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最基础的能量代谢活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分子通过一系列的分解代谢被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细胞利用释放的能量将ADP磷酸化形成ATP的生物学过程。高等动物的氧化磷酸化是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五种超大蛋白复合物分步完成的,分别为复合物I(NADH脱氢酶)、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III(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复合物V(ATP合酶)。

与合作导师杨茂君教授合影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复合物关键氨基酸突变及功能障碍会引起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嗜酸细胞型腺瘤、Leigh综合征等多种疾病。解析氧化磷酸化系统复合物不同催化状态高分辨结构对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以及开发针对性的小分子药物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由于这些复合物为多亚基蛋白质机器、分子量巨大(百万道尔顿级)、稳定性差、分离纯化困难,在课题开始之初我丝毫找不到头绪,相关研究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我花了大量的时间调研文献,通过夜以继日、常年累月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数据的积累,不断创新实验方法技术,积极开展合作,终于探索出一条简单、高效的技术路线用于氧化磷酸化系统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此技术路线为基础,我先后解析了人源线粒体超超级复合物I2III2IV2结构、人源呼吸链复合物IV14亚基完整结构和哺乳动物线粒体ATP合酶四聚体结构。

在科研工作中,我会提醒自己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保持应有的自信,然后告诫自己,科学研究本来就充满曲折,绝非一帆风顺,所以要看到自己实验技能的积累,即使有很小的进步也要好好纪念一下。另外,把目光、把梦想放长远一些,就不会那么的焦虑。清华大学有着“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和精神,我喜欢通过运动的方式来减压,运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调节单一的科研生活并有助于放松身心。我平时喜欢打羽毛球和跑步,尤其喜欢在跑步的时候思考实验上遇到的问题,很多好想法都是在跑步的时候想出来的。

在清华两年多的博士后经历,让我的各项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还荣幸地获得了本年度的“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的称号。感谢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杨茂君教授的悉心指导,感谢清华大学蛋白质平台、冷冻电镜平台和计算平台提供的良好实验条件,感谢学校的培养。有了博士后期间巨大收获,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奋斗、不断创新,力争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