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皮层下U纤维作为颅内白质结构的一个特殊部分,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特异性,可帮助鉴别不同疾病,如脑白质营养不良皮层下U纤维常无受累,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多发性硬化等容易受累。本文将从皮层下U纤维的解剖、生长特性出发,追溯其病变“特殊性”的渊源。
解剖溯源
皮层下U纤维(SubcorticalU-fibres)也称为弓形纤维,为短联络纤维,用于连接两侧大半半球灰质,位于皮层内或相邻皮质下白质最外层。其具体位置见下图。
图1颅内白质结构位置
①皮质旁;②皮层下U纤维;③皮层深部非边缘区;④皮层下边缘区;⑤脑室旁;⑥胼胝体。
图2近皮层与皮层下病灶位置
连接皮层的两个*点之间的*线即为U纤维。皮层下U纤维是否受累可帮助鉴别近皮层病灶与皮层下病灶,前者累及U纤维,而后者不受累。
皮层下U纤维在大脑发育过程中髓鞘形成最迟(第三四十年),髓鞘更新非常缓慢;而中央沟周围和枕叶后极髓鞘形成较早(婴儿期),可能与运动和视觉功能发展有关。在白质病变中皮层下U纤维受累与否取决于髓鞘代谢速度和少突胶质细胞生长之间的联系,髓鞘代谢异常时皮层下U纤维往往最后受累。
临床上常将皮层下U纤维几乎不受累的情况称为“相对保留”,但并不代表这些结构不会受累,随病情进展最后也可能出现病变。此外,当病灶直接损伤少突胶质细胞,皮层下U纤维往往也会受累。
那么,当皮层下U纤维和深部白质同时受累时,如何评估病灶性质?大脑半球白质接受双重血液供应,表面由来自皮层的穿透动脉以及其延伸至白质深层的动脉供血,血供越丰富的白质区域病变越迟。因此,当小血管出现慢性缺血性改变时,皮层下U纤维往往不受累,且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白质也得到了相当保留。相反,当大血管闭塞时,病灶常累及皮质以及皮质下白质。
皮质下U纤维早期保留的疾病慢性小血管缺血性白质病变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也称为Binswanger病或小血管性痴呆,临床表现为皮质下痴呆,包括健忘、性格和情绪改变。诊断标准包括MRI中可见皮质下微血管改变;一级和二级亲属卒中史,无早期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家族史;多次测量收缩压高于mmHg和/或舒张压值高于95mmHg。常见MRI表现见下图。
图3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
(A、D、E)FLAIR像和(B)T2WI像上可见双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双侧基底节、丘脑和脑桥广泛对称的斑片状融合的高信号病灶;
(C)T1WI像可见相同部位的低信号病灶;双侧放射冠、基底节和丘脑可见胶质增生灶,周围信号增高;皮层下U纤维和胼胝体相对保留;脑室、脑池和脑沟突出,提示轻度脑萎缩;
(F)GRE像可见左侧脑桥微出血灶(箭头)。
CADASIL
CADASIL(伴有皮质下梗塞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动脉病)常在成年期(30至50岁)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多个血管区域的复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梗死,继而出现痴呆和偏头痛症状。MRI常表现为广泛融合的白质高信号,病程早期以前颞叶和外囊受累为主,枕叶、眶额皮质下白质、皮质下U纤维相对保留。本病预后差,常在50至70岁之间的死亡。
图4CADASIL
(A)T2WI像上可见双侧基底节高信号;
(B)FLAIR像可见双侧颞叶前侧受累;
(C)FLAIR像可见白质弥漫性受累,皮质下U纤维受累;
(D)SWI像可见双侧基底节区散在微出血灶。
HIV脑病
HIV相关脑病主要指HIV相关痴呆(HAD),临床表现为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障碍。CT弥漫性和对称性脑萎缩,与患者年龄不成比例对称性脑室周围和深部白质低衰减。MRI可见对称性脑室周围和深部白质T2高信号,相对保留皮质下白质和后颅窝结构,无占位效应,增强后无强化。
图5HAD
可见脑实质轻度萎缩,弥漫性、对称性脑室周围白质病变,皮层下U纤维相对保留,无占位效应。
中*性白质脑病
中*性白质脑病常为可逆性,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抗生素、酒精、*品以及放化疗等可引起。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融合性白质病变,胼胝体可受累,尤其为压部。皮质下U纤维早期常无受累。
图6甲氨蝶呤引起的脑白质病
(A)FLAIR像可见红核周围白质广泛受累,使红核信号相对较低,呈现“熊猫脸”征;
(B)FLAIR像可见皮层下U纤维相对保留(蓝色箭头);
(C)DWI像未见弥散受限;
(D)T2WI像可见侧脑室周围白质广泛受累;
(E)增强TIWI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
(F)TIWI像未见异常。
脑白质营养不良
脑白质营养不良包括多种原因引起的髓鞘形成不良,包括溶酶体贮积病(球状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粘多糖病等)、过氧化物酶体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Zellweger综合症)、线粒体功能障碍(Kearns-Sayre综合症、MERRF、Leigh病等)、氨基酸代谢障碍(Canavan病)及其他类型疾病。皮层下U纤维常早期常相对保留,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疾病常早期受累,对疾病诊断具有鉴别意义,图6、7列举了累及皮层下U纤维的脑白质营养不良。
图7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皮层下U纤维受累)
(A)TIWI可见皮层下U纤维受累;
(B)T2WI像和(C)FLAIR像可见双侧侧脑室后角白质弥漫性受累;
(D)MRS可见NAA峰升高,Cho峰下降,Cr峰升高。
图8四类累及皮层下U纤维的脑白质营养不良
(A)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B)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C)海绵状脑白质营养不良;
(D)亚历山大病
代谢性白质脑病
代谢性白质脑病包括苯丙酮尿症(PKU)、Lowe综合症、低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PKU是由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遗传,高加索人中更常见。临床表现为小头畸形、手足徐动症、痉挛、癫痫发作、行为和心理问题等。影像学可见脑室周围和枕叶白质受累,最终影响皮质下白质,继发脑萎缩和代偿性脑室扩张,病灶可见DWI弥散受限。
图9PKU
FLAIR像(左图)、DWI(右图)可见两侧侧脑室后角白质高信号,皮层下U纤维相对保留。
皮质下U纤维早期受累
皮质下U纤维早期受累或在病程中任意时间内受累的疾病较多,包括多发性硬化(近皮质病灶)、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亚历山大病、Canavan病、vanderKnaap病、半乳糖血症、Salla病、Pelizaeus-Merzbacher病等。多发性硬化之前已有较多文章解释其病灶特异性,本文不再赘述。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
该病主要由JC病*感染少突胶质细胞引起的脱髓鞘疾病,常见于HIV感染及免疫缺陷的个体。影像学可见侧脑室周围、皮质下不对称病灶,呈多灶性分布,无占位效应,增强后无强化,常累及枕叶。
图10PML
轴位(A)、冠状位(B)T2WI像可见双侧侧脑室、皮质下弥漫性白质病变,皮层下U纤维受累,皮质相对保留,无占位效应;
(C)DWI可见侧脑室旁白质弥散受限;
(D)矢状位TIWI可见枕叶受累。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ADEM多见于病*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儿童或青少年(通常小于15岁)多见。常为单相病程,临床表现为头痛、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等。影像学可见双侧不对称多发病灶,大脑皮层、皮质下灰质(尤其是丘脑)受累常见,脑干、胼胝体受累少见,有助于鉴别多发性硬化。皮质下水肿多见,增强后可见环状或弧形增强(开环征),DWI可见病灶外围弥散受限。
图11ADEM
(A)增强TIWI像可见病灶边缘开环形强化;
(B)T2WI像可见病灶高信号伴周围水肿,皮层下U纤维常受累;
(C)DWI像可见病灶中心低信号,外周弥散受限;
(D)T1WI像可见病灶低信号。
亚历山大病
亚历山大病(AD)也称为纤维蛋白样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儿童期发病的亚历山大病是散发性,常表现为巨头畸形、快速进展的神经功能恶化、癫痫发作以及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影像学可见额叶向后延伸的病灶,皮层下U纤维可随病程进展逐步受累。MRI上病灶多位双侧对称分布,尾状头苍白球丘脑脑干。
图12亚历山大病
FLAIR像(A,B)和T2WI(C,D)显示脑室周围高信号,小脑齿状信号(B中的箭头),脑室周围T2低信号(D中的箭头),皮层下U纤维受累;
(E)矢状位T1WI显示脑室周围T1高信号;
(F)FLAIR像显示脑室周围环形病灶;
T2WI像可见沿着豆状核(G)和苍白球内侧和外侧边界(H)对称高信号。
Canavan病
Canavan病也称为白质海绵状变性或天冬氨酸酶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于17号染色体短臂上的基因突变导致N-乙酰天冬酰化酶缺乏,导致脑内脑脊液、血浆和尿液中N-乙酰天冬氨酸(NAA)积累。临床表现为巨脑畸形、严重的精神和神经胀气以及失明。影像学可见皮质下白质弥漫性,常累及皮层下U纤维,胼胝体、尾状核、壳核和内囊常保留,随着病情进展,脑室周围白质萎缩。
图13Canavan病
T2WI可见皮质下U纤维、后颅窝、内囊和小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MRS可见NAA峰显着升高。
vanderKnaap病
VanderKnaap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特征是伴有白质囊性变性的弥漫性皮质下白质脑病。临床表现为轻度运动发育迟缓和癫痫发作,继而出现共济失调、痉挛、构音障碍等。影像学可见巨脑畸形、脑白质弥漫性,双侧和对称性T2加权高信号和T1加权低信号,具有特征性“肿胀”外观,DWI上也可能存在异常弥散受限信号,早期累及皮层下U纤维,深部白质和小脑相对保留。
图14vanderKnaap病
MRI可见皮质下白质广泛弥漫异常信号,主要累及双侧额叶和前颞叶。基底节、丘脑相对保留。
总结
皮层下U纤维作为颅内特殊的短联络纤维,因其解剖及生长特异性,当出现慢性缺血性病变时,早期往往不受累,而在其他疾病状态下,其受累时间与病灶形态各有差异。本文主要从皮层下U纤维的解剖、生长特性出发,介绍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帮助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MedranoMS,CuadradoBM,GarcíaFD,etal.[Hyperintensepunctiformimagesinthewhitematter:adiagnosticapproach][J].Radiologia,,54(4):-.
[2]HaagaJR.CTandMRIofthewholebody/[M].Mosby/Elsevier,.
[3]AuerDP,P??TzB,G??SslC,etal.DifferentiallesionpatternsinCADASILandsporadicsubcorticalarterioscleroticencephalopathy:MRimagingstudywithstatisticalparametric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