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SciSignal神药再发威低剂量阿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http://m.39.net/pf/a_4771443.html

根据《关于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相关事宜的公告》(年第79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论证,遴选出了第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如下[1]:

Caplacizumab

Caplacizumab由Ablynx(该公司于年1月被赛诺菲收购)研发,于年8月31日获欧洲药物管理局(EMA)批准上市,后于年2月6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Cablivi。Cablivi是一种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纳米抗体,被批准用于治疗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Cablivi是一种注射用溶液的粉末和溶剂,每瓶含有10mgcaplacizumab。推荐的起始剂量是静脉注射1小瓶,随后剂量是每日皮下(腹部皮肤下)注射1次,每次1小瓶。临床结果[2]:在2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建立了caplacizumab在经历aTTP发作的成人中的功效和安全性:III期研究ALX-C“HERCULES”和II期研究ALX--2.1/10“TITAN”。功效(研究ALX-C):在这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aTTP发作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caplacizumab或安慰剂,以及每日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在这项研究中,例经历aTTP发作的患者被随机分配(72例为caplacizumab,73例为安慰剂)。用caplacizumab治疗减少了血浆置换的平均天数(Caplacizumab:71/5.8(0.51);安慰剂:73/9.4(0.81)),使用的血浆体积(Caplacizumab:71/21.33(1.62);安慰剂:73/35.93(4.17)),重症监护病房的平均长度(Caplacizumab:28/3.4(0.40);安慰剂:27/9.7(2.12))以及研究药物治疗期间的平均住院时间(Caplacizumab:71/9.9(0.70);安慰剂:73/14.4(1.22))药物基本信息:分子式:CHNOS10分子量:CAS号:-67-2(Caplacizumab)结构式:药代动力学:s吸收:皮下Caplacizumab-yhdp的生物利用度约为90%,在健康受试者中,每天一次皮下给药10mgcaplacizumab-yhdp后6至7小时观察到最大浓度。分布:aTTP患者的Caplacizumab-yhdp中心分布容积为6.33L。代谢:在肝脏内代谢消除:通过肾脏消除全球销售额[3]:年上市后全球销售额4.72百万美元,年全球销售额突增至62.7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

Gilteritinibfumarate

Gilteritinibfumarate由安斯泰来研发,于年9月21日获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批准上市,后于年11月28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并于年10月24日获得欧洲药物管理局(EMA)批准,商品名为Xospata。Gilteritinib曾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和孤儿药资格。Gilteritinibfumarate是一种FLT3/AXL抑制剂,Xospata获批用于治疗FLT3突变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Xospata为口服片剂,每片含40mggilteritinib。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mg。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减剂量,但每日不应超过mg。临床结果[4]:Xospata的获批是基于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临床III期研究(ADIMRAL,NCT),入组患者为对一线疗法难治或治疗后复发的FLT3突变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成人患者,将Xospata与挽救性化疗进行了比较。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该研究共入组了例复发或难治性AML患者,骨髓或全血中FLT3突变阳性。研究中,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Xospata(mg)或挽救性化疗。结果显示,与标准挽救性化疗组相比,Xospata治疗组OS表现出显著统计学意义。Xospata治疗组中位OS为9.3个月,挽救性化疗组中位OS为5.6个月(HR=0.,95%CI:0.-0.,p=0.);Xospata治疗组一年生存率为37%,挽救性化疗组为17%。药物基本信息:分子式:2C29H44N8O3·C4H4O4分子量:.50CAS号:-84-3(Gilteritinibfumarate);-43-4(Gilteritinib)结构式:工艺路线[5]:药代动力学:吸收:禁食状态下Tmax为4~6小时,食物对其吸收有影响。分布:表观中央和周围分布体积的总体均值(%CV)估计分别为L(9.22%)和L(4.99%),这可能表明组织分布广泛。代谢:Gilteritinib主要经由CYP3A4在体外代谢。在稳定状态下,人的主要代谢产物包括M17(通过N-脱烷基和氧化形成),M16和M10(均通过N-脱烷基形成)。这三种代谢物均未超过母体总暴露的10%。消除:终末消除半衰期小时。全球销售额[3]:年全球销售额22.73百万美元,年全球销售额达到.09百万美元。

Ivosidenib

Ivosidenib于年7月20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该化合物起初是由Celgene和AgiosPharmaceuticals合作开发,以Tibsovo?进行上市销售。年6月,基石药业和Agios制药公司宣布达成独家合作与授权许可协议,推进Ivosidenib的单药或联合治疗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大华地区”)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年,该化合物因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而获得FDA快速通道和孤儿药资格。Tibsovo?是一种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的口服靶向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治疗患有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R/RAML)的成人患者。Tibsovo?为口服片剂,每片含有mgIvosidenib。推荐剂量为每天口服mg,随餐或餐后服用,直至疾病出现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性。临床结果[6]:年3月,Ivosidenib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新诊断IDH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一项Ⅰ/Ⅱ期临床的Ib期数据公开,结果显示截至年8月1日数据截止日期,14名(61%)患者仍在接受治疗,78%(18/23)的患者有应答,65%(15/23)的患者达CR+CRh,57%(13/23)的患者达CR,12个月生存率为82%。药物基本信息:分子式:C28H22ClF3N6O3分子量:.96CAS号:-49-6(AG-)结构式:工艺路线[7]:全球销售额[3]:年全球销售额10.00百万美元,年全球销售额达到60.70百万美元。

cerliponasealfa

BioMarin制药开发的Cerliponasealfa已于年4月27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年5月30日获得欧洲药物管理局(EM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Brineura。Cerliponasealfa是一种重组人三肽氨基肽酶1(rhTPP1),即一种能降解中枢神经系统中多肽的溶酶体外肽酶。该药批准用于3岁及以上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2型患者,以减缓其行走能力的丧失。Brineura的推荐剂量为每次mg,隔周一次,给药方式为脑室内滴注。临床结果:Brineura的疗效是在22例患有CLN2疾病儿科患者的非随机,单臂剂量递增临床研究中确定的,与来自自然病史组(独立历史对照组)的42例未治疗的CLN2病患者相比,患者至少3岁且有运动或语言症状。考虑到年龄,基线行走能力和基因型,与自然病史队列中的未治疗患者相比,Brineura治疗的患者的行走能力下降较少。药物基本信息:分子式:CHNOS11分子量:~表达系统:Chinesehamsterovary(CHO)cellCAS号:-36-1(Cerliponasealfa)

结构式:

全球销售额:年全球销售额8.6百万美元,年39.9百万美元,年72百万美元。

dimethylfumarate

富马酸二甲酯由百健研发,于年3月27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之后于年1月30日获欧洲药物管理局(EMA)批准上市,又于年12月19日获得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批准上市。由百健上市销售,商品名为Tecfidera。富马酸二甲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富马酸二甲酯(DMF)降解成其活性代谢产物富马酸单甲酯(MMF),MMF上调核因子Nrf2通路,Nrf2通路与氧化应激应答有关。该药用于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治疗。Tecfidera为口服延迟胶囊,每粒含有mg或mg富马酸二甲酯。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mg,每日2次,持续7日,之后维持剂量为每日mg,每日2次,随餐或空腹服用均可。临床结果[8]:针对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是基于两项为期2年、随机、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试验(Study1和study2)。Study1纳入病人位,随机进入Tecfidera?mg每天2次治疗组(n=)、Tecfidera?mg每天3次治疗组(n=)和安慰剂组(n=),主要终点为复发病人的比例,其他终点包括基于MRI的T2斑块情况。Tecfidera?组达到所有临床终点,相对于每天2次给药,每天3次并无额外收益。Tecfidera?(每天2次给药)和安慰剂组的复发率为27%vs46%,年复发率为0.vs0.,残疾进展比例为16%vs27%。基于MRI成像的新出现或扩增T2斑块平均数分别为2.6个vs17个。Study2纳入病人位,随机进入Tecfidera?mg每天2次(n=)、Tecfidera?mg每天3次(n=)、阳性对照组(n=)和安慰剂组(n=),主要终点为复发病人的比例,其他终点包括基于MRI的T2斑块情况。Tecfidera?组达到所有临床终点,而残疾进展比例无差异。相对于每天2次给药,每天3次并无额外收益。Tecfidera(每天2次给药)和安慰剂组的复发率为29%vs41%,年复发率为0.vs0.,残疾进展比例为13%vs17%。基于MRI成像的新出现或扩增T2斑块平均数分别为5.1个vs17.4个。药物基本信息:分子式:C6H8O4分子量:.13CAS号:62-49-7(dimethylfumarate)结构式:全球销售额[3]:自上市以来,年全球销售额.10百万美元,年.20百万美元,年8.40百万美元,年.10百万美元,年.00百万美元,年.10百万美元,年.70百万美元。

Baloxavirmarboxil

BaloxavirMarboxil由盐野义公司研发,于年2月23日获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批准上市,后于年10月24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Xofluza。年6月29日盐野义制药向台湾提交了巴洛沙韦的NDA,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流感患者。Xofluza是一种不同于市面其他抗病*药物的全新抗流感作用机制的药物,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聚合酶酸性蛋白内切酶抑制剂,旨在抑制流感病*中的CAP帽子结构依赖性内切核酸酶,该酶对于流感病*的复制必不可少。Xofluza被批准用于治疗甲型流感病*感染和乙型流感病*感染。Xofluza为口服片剂,每片含10mg和20mgBaloxavirMarboxil。年3月,Xofluza作为一种单剂量用于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或患有哮喘、慢性肺病、病态肥胖或心脏病等疾病的人群)的sNDA获FDA受理。临床结果[9][10][11]:Xofluza的获批是基于两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无并发症流感患者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一项在日本开展的安慰剂对照的临床二期剂量爬坡实验中,入组患者为20-64岁的名成人患者,大多数为男性(62%),平均年龄38岁。与安慰剂组相比,在症状出现48h内单剂量给药Xofluza(10、20或40mg)流感症状缓解时间(49.5-54.2vs.77.7h,p0.)及发烧持续时间(28.9–33.4vs.45.3h,p0.)显著降低,在给药24和48h后病*载量也显著降低。单剂量给药Xofluza(40mg)能显著降低个体全身症状(例如发热/寒战、头痛、疲劳、疼痛和疼痛)和呼吸系统(如鼻充血)缓解时间。另一项是在美国和日本开展的临床三期试验(NCT,CAPSTONE-1),入组患者为体重在40kg以上的12-64岁的名成人或青少年患者。试验组单次口服Xofluza(40或80mg),对照组单次口服安慰剂或奥司他韦(75mg,每日2次,连服5天)。与安慰剂相比,它能够将流感症状的持续时间减少26.5个小时(53.7hvs.80.2h,p0.),将病*从体内释放的持续时间显著减少(24vs.96h,p0.)。与奥司他韦组相比,Xofluza在减弱流感症状方面的效果相同(流感症状缓解时间为:54hvs.54h,p0.),但是一个显著的区别是病*从患者身体中的释放的持续时间显著缩短(24.0vs.72.0h,p<0.)。年10月,巴洛沙韦在高危个体流感相关并发症中的全球Ⅲ期研究(NCT02911、CAPSTONE-2)的最新结果公布。结果显示,巴洛沙韦较安慰剂显著改善主要终点——改善流感症状时间(TTIIS,中位时间为73.2hvs.3h,P<0.),并达到研究主要目标。在流感病*亚型分析中,巴洛沙韦较安慰剂显著缩短A/H3N2和B型流感病*的TTIIS(中位数时间分别为75.4hvs.4h,P<0.05;74.6hvs.6h,P<0.05)。药物基本信息:分子式:C27H23F2N3O7S分子量:.55CAS号:-14-1(BaloxavirMarboxil)结构式:工艺路线[12]:全球销售额:年全球销售额.09百万美元,年下降至4.59百万美元。

Ciclosporin

参天制药(Santen)旗下的Verkazia是一款环孢素滴眼液,用于治疗严重性春季角膜结膜炎。该疾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眼睛过敏性炎症,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严重者角膜功能会遭到损害,甚至导致视力丧失。Verkazia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以限制自身免疫病情的进展,改善过敏等症状。它为春季角膜结膜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年7月,Verkazia首次在欧盟获批;不久前它在美国的NDA申请已获得FDA的受理。药物基本信息:化学名:cyclo[[(2S,3R,4R,6E)-3-hydroxy-4-methyl-2-(methylamino)-oct6-enoyl]-L-2-aminobutanoyl-Nmethylglycyl-N-methyl-L-leucyl-L-valyl-N-methyl-L-leucyl-L-alanyl-Dalanyl-N-methyl-L-leucyl-Nmethyl-L-leucyl-N-methyl-L-valyl]结构式:参考文献:

[1]CDE

分享 转发
TOP
2#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ncSignaling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发现,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或能帮助有效抵御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尽管当前的研究是在小鼠机体中进行的,但研究人员认为本文研究结果后期有望转化到人类临床试验中去。

图片来源:CC0PublicDomain

多发性硬化症(MS,Multiplsclrosi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患者自身异常的免疫T细胞会攻击并破坏覆盖在神经细胞表面的保护性髓磷脂蛋白。如今全球有超过万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研究者AsaffHarl说道,此前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能帮助有效改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虚弱和其它症状。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阿司匹林来喂养经过特殊培育的小鼠,以此来模仿人类的多发性硬化症,他们发现,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似乎能够有效抑制多发性硬化症小鼠的症状,这种剂量相当于81毫克婴儿服用剂量,目前很多人都会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止痛药似乎能够抑制潜在的疾病本身,当小鼠服用阿司匹林后,其机体神经组织周围的髓鞘的降解速度似乎会减慢。当小鼠进入阿司匹林疗程后,其机体中破坏性的T细胞浸润到脊髓中的水平也会被抑制。研究者指出,尽管在小鼠机体中进行的研究结果并不总是能够转化到人类机体中,但本文研究结果强调了一种利用阿司匹林来改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症状的可能性,即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未来或能作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干预治疗手段。

最后研究者表示,尽管本文研究结果非常有意思,但后期还需要在大型研究以及人类参与的临床试验中进一步证实,这些都是初期研究结果,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资料:

SusantaMondal,MalabnduJana1,SridviDasarathi,tal.Aspirinamlioratsxprimntalautoimmunncphalomylitisthroughintrlukin-11–mdiatdprotctionofrgulatoryTclls,ScincSignaling().DOI:10./scisignal.aar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生物谷APP,围观更多精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