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较好 http://pf.39.net/bdfyy/神经内科高级专家诊室内,一位45岁男性拿着颈动脉超声的报告单:左侧颈内动脉球部易损斑块形成,右侧颈内动脉多发斑块形成。患者神色凝重地问:「医生,我这个斑块能治好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消掉呢?」
这已经是今年第「N」个因「颈动脉斑块」来就诊的患者了。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提升及普及,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那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否可以逆转呢?今天我们就来分享这个话题。
什么是易损斑块?
所有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形成血栓或迅速进展的斑块即为易损斑块。年Naghavi等依据尸检结果提出易损斑块具有以下主要的病理特征:斑块内活动性炎症、大的脂质核心、薄的纤维帽以及斑块内出血等。
来源:站酷海洛
早在年,俄国科学家Anichkov等发现高胆固醇饮食可以导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恢复吃草后,已形成的斑块出现了逆转,由此推测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即为「胆固醇学说」的雏形。之后的一百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不断地为这一理论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数据,胆固醇学说也进一步发展为「胆固醇理论」。
研究发现,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机制,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程,从内皮损伤、炎性细胞浸润、泡沫细胞形成、脂核增大、纤维帽变薄,进而导致斑块破裂出现心血管事件,LDL-C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胆固醇理论的提出也奠定了以LDL-C为靶点的治疗策略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主导地位。
靶向干预动脉硬化斑块——卒中治疗新模式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以往对于卒中二级预防的管理更强调危险因素的控制。
年SPENCE研究纳入例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就诊的患者,通过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治疗1年后,仍有60%的患者存在斑块进展,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无斑块进展者的2倍。
然而,由控制危险因素转换为强化降脂稳定斑块治疗模式后,50.1%的患者实现斑块逆转,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1],由此开启了以抗动脉粥样硬化为治疗靶点的新篇章。
随后的大量国内外研究也进一步证实,通过转变治疗模式,即从控制危险因素转向动脉粥样硬化的靶向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
如何实现斑块逆转?
基于「胆固醇理论」的研究基础,他汀时代即诞生了众多以降低LDL-C为靶点的逆转斑块的临床研究,从年的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试验),到近年来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ACLY抑制剂ETC-等后他汀时代新型降脂药的临床研究。
特别是随着IMPROVE-IT[2](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显著降低LDL-C水平)、FOURIER[3](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显著降低LDL-C水平)、ODYSSEY-OUTCOMES[4](阿利西尤单抗显著降低LDL-C水平)为代表的一系列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领域大型研究成果的公布,强化降低LDL-C水平在逆转斑块进展中的基石作用进一步被证实。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甚至发表述评:建议将「胆固醇理论」升华为「胆固醇原则」,并提出无论降脂药物的类型、剂量、是否联用,降低LDL-C水平才是关键的观点。
那么,LDL-C降低到什么程度才能实现斑块的逆转呢?
一项纳入50项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只有在LDL-C降幅40%或血清LDL-C水平78mg/dL时,斑块才有可能逆转,并且斑块逆转的程度与LDL-C的降低程度呈正相关[5]。
年发表在JAMA的GLAGOV[6]研究结果显示,PCSK9抑制剂联合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并减小斑块体积,进而实现斑块逆转。
基于以上研究,众多国内外相关指南将LDL-C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首要干预目标,LDL-C的目标值也不断下降。
年ESC/ESA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极高危的患者提出了「」的LDL-C目标值,即LDL-C1.4mmol/L且较基线降低至少50%[7],并且对于ASCVD患者,如果在最大可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基础上,两年内出现第2次血管事件,可考虑将LDL-C降至<1.0mmol/L。
年我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8]也随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降脂目标,同时也提高了非他汀类药物如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的推荐级别。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年ESC/ESA血脂管理指南的相关内容:
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不同降脂方案的LDL-C降幅
来源:参考文献9
年ESC/ESA血脂异常管理指南:LDL-C治疗目标
来源:参考文献7
小结
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机制,强化降低LDL-C是稳定/逆转斑块的基石,随着一系列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领域大型研究成果的公布,各国指南犹如雨后春笋随之发生更新,对LDL-C的控制提出了更为激进的目标值,随着一些非他汀类的新型降脂靶点及不断被发现,全面调脂将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策划
陈文筱投稿
sakura_
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