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产业虽然有一些泡沫,但最终大浪淘沙,优秀的企业、机构一定会发展起来”
文
《财经》新媒体刘洋
编辑
蒋诗舟
金句摘录: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医保集采,相当于是对“蛋糕”进行重新分配,以鼓励创新,也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一款创新药,平均研发时间是12年-15年,平均资金投入是15亿-20亿元人民币。
·新药研发有风险,特别是firstinclass,风险非常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年医药健康产业仍然会保持火热的发展态势,更多的投资机构、资金会流入医疗健康领域。
年,新冠疫情肆虐,这个让全球各国头疼的狡猾病*,却意外让生物医药逆势起飞。尽管如此,生物医药企业——诺诚健华-B(.HK)几乎在疫情最严重时期开始了上市招股。诺诚健华由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和拥有20年新药开发及企业管理经验的崔霁松女士联合创建,专注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一类新药研制。这一时期上市,诺诚建华能够享受疫情带来的市场红利十分有限,上市过程亦是百转千回。
“大家认为一个生物医药的初创企业,没有盈利,也没有面见投资者,谁也没有信心能否成功上市。但是如果推迟上市,之前的很多工作可能付诸东流,也不知疫情什么时候能够控制。”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崔霁松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不过,登陆资本市场9个月后,诺诚健华所研发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获批上市,成为治疗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以及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的又一款创新药。
“新药研发有风险,特别是firstinclass,风险非常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崔霁松在回忆研发奥布替尼过程的时候对记者感慨。她提到,一般来说,一款创新药的平均研发时间是12年-15年,平均资金投入是15亿-20亿元人民币,周期长、耗资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研发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失败,甚至上市后依然可能出现安全性问题。
不过,作为投资人,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昌发展”)董事、总经理王颖对《财经》新媒体表示,层出不穷的精准医疗技术正在加快新药研发的进程,比如AI技术,新的基因组学、单细胞组学技术等,他们能够提高靶点发现和候选化合物的筛选效率,更快地寻找标的物。
癌症是人类的公敌,抗癌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中国,癌症病人5年存活率仅约40%,而这一数字在美国约为70%。崔霁松认为,未来需要更多企业、机构等联合起来,各尽所长,共同对抗癌症。
放眼更为广阔的医疗板块,新的一年是否能延续去年的火热?王颖谈到,医药健康产业仍然会保持这一态势,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这将促进更多的投资机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