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
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年2月25日上午,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分析了我国居民膳食与营养健康现况及问题。《报告》指出,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营养健康问题。
一是膳食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成为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二居民生活方式明显改变,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能量摄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
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
现在我们就“膳食不平衡”的问题,看看《报告》都说了些什么。
01
膳食不平衡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不合理的膳食是中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年中国居民万人的死亡可以归因于膳食不合理。
~年中国成人膳食变迁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率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尽管部分膳食因素在改善,但大部分人群的膳食质量仍然不理想。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心脏疾病、脑卒中和2型糖尿病死亡率与膳食因素有关。
健康之路养生节目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年中国成人由于膳食质量不佳导致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死亡率为20.8%,估计人数为万。
年,在中国成人所有膳食因素与估计的心血管代谢性死亡数量有关的归因中,比例最高的是高钠摄入占17.3%、水果摄入不足占11.5%、水产类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不足占9.7%。
02
膳食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具体表现在
1.高油高盐摄入仍普遍存在,含糖饮料消费逐年上升。
年调查显示,家庭烹调用盐摄入量平均每人每天为9.3g.与年相比,人均烹调用盐量下降了4.6g/d,每10年平均下降2g/d,烹调用盐平均摄入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水平。
目前我国居民糖摄入平均水平不高,供能比超过10%的人群比例为1.9%,但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消费率高于成人,3~5岁儿童糖供能比高达4.8%,应引起足够注意。
2.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类、鱼虾类和大豆类摄入普遍不足。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但谷物以精制米面为主,全谷物及杂粮摄入不足,只有20%左右的成人能达到日均50g以上;品种多为小米和玉米,还需更为丰富;
蔬菜以浅色蔬菜为主,深色蔬菜约占蔬菜总量的30%,未达到推荐的50%以上的水平。人均水果摄入量仍然较低,摄入量较高的城市人群仅为55.7g/d。与合理膳食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
大豆类食品是中国传统的健康食品,但目前消费率低,消费量不足,约有40%左右的成人不常吃大豆类制品。
3.饮酒行为较为普遍,一半以上的男性饮酒者饮酒过量。
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年男性居民饮酒率为64.5%,女性为23.1%。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男性为30g,女性为12.3g。
按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15g定义为过量饮酒,—年数据显示,我国男性和女性饮酒者过量饮酒量分别为56.8%和27.8%。
03
增加摄入可降低慢性疾病风险的膳食因素
报告指出,经过综合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据显示,与主要健康结局风险降低相关联的膳食因素有:
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坚果、饮水(饮茶)等。
-全谷物-
《报告》指出,增加全谷物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CVD)、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发的发病风险。
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与不吃或少吃全谷物(食品)人群相比,每天摄入3份全谷物食品或48~80g全谷物,CVD发病相对风险可降低21%。
-蔬菜-
增加蔬菜摄入量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汇总多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每增加80g/d蔬菜摄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13%,这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相关证据一致。
研究也表明每增加1份(约80g)蔬菜摄入,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减低10%,脑卒中的死亡风险降低13%,冠心病(CHD)的死亡风险降低16%。
-蔬菜和水果(联合摄入)-
增加水果摄入量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一项涵盖名中国女性和名男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显示,水果摄入量每增加80g/d,心血管疾病风险下降12%。
蔬菜和水果联合摄入可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蔬菜
和水果总量摄入增加可使肺癌发病风险降低24%。
-大豆及其制品-
适量大豆及其制品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降低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每周食用≥1份豆腐的人群,其冠心病发病风险可以下降12%;
每周≥1份豆腐的摄入,还可以使未使用激素的绝经女性的冠心病发病风险降低49%。
-坚果类-
适量增加坚果摄入可以改善成年人血脂、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系统评价显示,在每日坚果总摄入量范围0~52g的范围内,与摄入最低组比较,坚果摄入最高组全因死亡风险下降20%。
经过研究国内外科学证据显示,与主要健康结局风险提高相关联的膳食因素有:
畜肉、烟熏肉类、酒、盐、糖和油脂等。这类食物要减少食用!
04
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更适合中国人
人类需要的基本食物可分为五大类,即谷薯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等。
膳食组合或结构的不同,或某些食物长期过多过少,将造成所供给的能量或营养素与机体需要之间不平衡的状态,有充足证据说明,膳食因素与机体免疫水平、慢性病的发生风险有密切关系。
中国地域辽阔,受经济发展、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膳食模式差异很大。从以往年、年、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分析,我国以浙江、上海、江苏等为代表的江南地区膳食可以作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代表。
该区域膳食以米类为主食,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充足;鱼虾类摄入相对较高,猪肉摄入量低;烹饪清淡少油少盐,比较接近理想膳食模式。
流行病学和慢性病监测发现,具有这一模式特点的人群,不仅预期寿命比较高,而且发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均较低。
最后,《报告》建议:
1.强调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增加全谷物的消费,减少精制白米、面的摄入;增加深色蔬菜的新鲜水果、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豆类及其制品摄入。
2.保证膳食能量来源和营养素充足,从而维持健康体重,预防相关膳食慢性病。
3.进一步控制油、盐的摄入。
4.控制糖摄入、减少含糖饮料消费。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
健康真相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国外虽然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数据,但是在国内的推广,也是民间极少数人在出版一些书籍和做一些讲座。
推广健康饮食的书籍
我们真的希望这个国家和民族有少量的资金用来做预防医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把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主流媒体发布和全民*治动员,推广给全国人民。
世界营养学权威柯林·坎贝尔博士!
死亡,是食物造成的被誉为营养学爱因斯坦的世界营养学权威柯林·坎贝尔博士发自良心的建言:“死亡,是食物造成的!”愈营养,愈危险?史上最完整,历时40余年,震撼全球66亿人的健康大发现。
99%人不知道的真相!
为了你及家人的健康,一定要看看!
导读:千万不要将本文一带而过,这是一次长达20年的科学研究报告,专家教授们在中国进行了一连串广泛全面而精密的调查研究之后,他却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可怕秘密。这个秘密足以让他们成为产业界及学术界的全民公敌,但他们决定还是要将这次中国营养研究的结果真相公诸于世:
紧急扩散
世人认为最营养,最优质的食物:奶,蛋与肉类,
在实验结果里却是史上最强,最有效率的健康杀手!
动物性食物摄入最多的人慢性病最多。即使摄入的动物性蛋白
的量相对较少也会造成不良后果。而那些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
人群身体最健康容易避免慢性疾病的发生。
植物性蛋白VS.动物蛋白
植物性蛋白VS.动物蛋白
我们先来进行简单的概念区分:
植物性蛋白来源是从植物里提取的,营养与动物蛋白相仿,但是更易于消化。含植物蛋白最丰富的是大豆。
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于禽、畜、鱼类和昆虫等的。
蛋白质与癌症
菲律宾曾经开展过一项自助活动:希望能保证菲律宾儿童摄入尽可能多的蛋白质以避免营养不良。但在这个项目中,却揭开了一个十分秘密的事实:罹患肝癌的孩子,大都来自吃得最好的家庭。
可见,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促进肿瘤的发展,而植物性食物的营养素能抑制肿瘤的发展。
而事实上,营养在调控癌促进方面的作用远比启动性致癌物的剂量重要得多。
每天只要吃下60克以上的动物蛋白质,你启动体内致癌因子的机率就会急遽大幅增加;但是只要将动物蛋白质的摄取量减少至20克以下,就算癌症病灶已启动,也能予以控制。
蛋白质与心脏病
为此我们进行过一个实验,18名严重的心脏病患在参与研究计划并实行全食物蔬食后,不仅所有的心绞痛等症状都消失无踪,其中11名病患原本阻塞的动脉都畅通了。
到年时,有17人都还健在,且都已高龄80多了。然而,5名在研究初期就退出实验的病患,到年年就相继因心血管状况而过世了。
可见,心脏病并不是衰老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即使某个人的心脏病已经非常严重,低脂肪、低胆固醇膳食让人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
可见,纯天然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能预防并治疗心脏病。这种医疗的、血管造影的、或是手术的干预措施,对于心脏病来说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血管支架)
蛋白质与糖尿病
詹姆斯·安德森博士是当今膳食和糖尿病关系研究的知名专家之一,在一项研究中,他让25名I型和25名II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食高纤维、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膳食。
结果,25名I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平均降低了40%,胆固醇水平降低了30%。25名II型糖尿病患,有24名都不必再接受胰岛素药物治疗。
可见,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最大祸首,可能就是牛奶蛋白质。
喝牛奶最多的国家,
骨骼最差!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一斤牛奶强壮中国人”的说法,殊不知:取最多牛乳和乳制品的国家,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
美国人人均牛奶以及乳制品的摄入量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居民都要高。按道理说,美国人的骨骼应该是非常强的。
不幸的是,美国人的骨骼并不强壮。最新的研究证明:美国50岁以上的妇女的髋骨骨折发生率是全球最高的。
耶鲁大学医学院在16个国家进行的34项关于蛋白质摄入与骨折发生率的独立调查显示:大约有70%的骨折是由于动物蛋白的摄入造成的。
所有研究资料,都指出一个事实,那就是:
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并不能让人更健康,高蛋白质摄入促进癌症发病率。
动物蛋白(包括牛奶蛋白)能显着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白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患病几率。动物性食物对人体是有害的。即使只摄取少量动物性食物,也有负面效果。世人认为最营养的食物——肉蛋奶,却是史上最强悍的健康杀手!
怎么吃?
“植物。”
中国健康调查的研究显示:动物性食物占食物总摄入量的比例越低,对身体的好处越明显!
饮食都是细节问题,蛋白质也分两种这些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因此越吃越病。这篇文章是国内外众多专家的研究结果,对我们老年人常见的心脏、骨骼、糖尿病等顽疾家庭调理上有方向指导作用。
这个研究已经做了几十年,
国内知道的人还不多:
蛋、奶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健康!
建议大家把这个消息告诉更多的人。。。。。。
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