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体育主播傅达仁在今天晚间将接受「安乐死」,告别人生舞台,在瑞士踏上生命的「最后旅程」,即便在欧美,安乐死合法的国家也只佔极少数,执行安乐死对于伦理、医疗、以及宗教都是一大衝击。
德国足球明星科涅茨卡及英国漫画家希克林顿也是选择安乐死作为人生终站
德国知名足球员蒂莫·科涅茨卡(FriedhelmKonietzka)曾9次代表国家队出赛,退休后在德国及瑞士的足球队担任总教练,也是欧洲杯常胜*,科涅茨卡生前就时常受访公开表达自己支持安乐死,因为二战时期亲眼目睹太多的杀戮,加上自己的哥哥姊姊都死于癌症,母亲已经完全失能失智,自己临终前不想靠著插管维持「人工生命」。
科涅茨卡果真预知了自己的死亡,因罹患绝症胆管癌,最后在瑞士「解脱国际」机构执行安乐死。
製作出《超时空战警》的漫画家约翰·希克林顿(JohnHicklenton)在28岁时被诊断罹患罕见疾病多发性硬化症,却仍持续创作并积极抗病,他曾说自己从不害怕失去生命,真正令他惧怕的是失去表达方式和心灵交流。年希克林顿因不堪病魔吞噬,选择和傅达仁同家的安乐死机构「尊严」(DIGNITAS)踏上最后旅程。
安乐死也不限于绝症病人,《卫报》报导揭露,布劳尔(AureliaBrouwers)是一位年仅29岁的女性,虽未罹患绝症,但不堪重度忧鬱症的侵扰,经过8年的精神治疗仍不见好转,最后决定在朋友的陪伴下,到荷兰接受安乐死,死前还上脸书发讯息说:「准备好上路了」(Iamreadyformytrip)
傅达仁以自己为例子抛出安乐死议题,然而社会真的认真思考了吗
安乐死就算不是禁忌,却仍有不少争议。国外专家忧心表示,安乐死会降低社会对于生命崇高性的尊重、也会让安宁疗护看起来「毫无必要」,甚至会因为滑坡谬误(SlipperySlope),在错误的推论引导下成为杀人工具,从「自愿性」安乐死,走向「非自愿」安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