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高选择性非共价BTK抑制剂2.适应症:淋巴瘤(MCL.CLL/SLL,WM,DLBCL)、自免疾病
3.项目阶段:临床前
4.合作需求:寻求项目转让或者合作开发
02
项目亮点
1.清晰的靶点作用机理:(1)BTK结合不依赖与C位点,通过与BTK蛋白非共价结合,有效克服上一代产品中出现的耐药。(2)潜在BestinClass,适应症广泛,包括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及多发性硬化症等免疫系统疾病。
2.良好的临床前数据:
(1)抑制作用明显(Invitro):在激酶水平对BTK、CS突变BTK有强抑制作用;对BTK和CS突变的磷酸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体外活性明显优于临床三期药物ARQ-及上市药物伊布替尼。(2)靶点选择性高(Invitro):在具有靶点高度选择性以及脱靶效应低的特点,针对目前跟不良反应相关的激酶如EGFR、ITK、TEC活性有更高的IC50值或无抑制作用。
(3)针对耐药CS突变(Invivo):在NIH/3T3-FL-BTK-CS小鼠CDX模型中展现出良好的抑瘤效果。TGI为44%,整体抑瘤效果优于Loxo-。
(4)针对免疫(Invivo):建立了稳定的胶原诱导型关节炎疾病模型(CIA),相较于阴性造模组,抑制率为67.6%(埃沃布替尼为61.6%);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的足体积测量,抑制率为24.2%,均优于Evobrutinib组;在EAE(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中,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预防神经元脱髓鞘,10mg/kg剂量下的抑制率为28.0%(Evobrutinib为17.3%)
3.市场前景广阔:
(1)全球市场:BTK抑制剂市场增长迅速,从年的13亿美元增长到年的59亿美元,CAGR为45.7%。预计到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美元。
(2)国内市场:自年首个BTK抑制剂在中国获批后,中国BTK市场迅速增长,于年增长至7亿人民币,并预计于年扩大到亿人民币。
03
研究进展
1.临床前研究进行中
2.已启动毒理、药理、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