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评论11关注罕见病让爱不罕见
TUhjnbcbe - 2025/2/17 18:44:00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瓷娃娃”“玻璃人”“蓝嘴唇”“月亮孩子”……这些看似“动听”的名字背后,却是一个个“生命杀手”——罕见病。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被确定为国际罕见病日。今年2月28日是第15个国际罕见病日,主题是“分享你的生命色彩”。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罕见病是指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目前,全球罕见病约有多种,包括渐冻症、“玻璃人”(血友病)、“木偶人”(多发性硬化症)、松软儿(脊髓性肌萎缩症)等。在我国,罕见病患者约有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他们经历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承受着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

人民日报:病虽罕见,关爱不能罕至

无药可用,是横在全球罕见病患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即使有药可治,患者也往往面临着高额的治疗费用,不少人因无法负担费用支出而放弃治疗。因此,罕见病患者往往被称为“医学的孤儿”。然而,病虽罕见,关爱并未罕至。加强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事关亿万群众福祉。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罕见病的“中国式解法”,努力破解罕见病防治难题,给无数罕见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年底,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已有40余种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涉及25种疾病。国家通过对罕见病药品谈判准入,使罕见病用药价格大幅降低,年共有7个罕见病药品谈判成功,价格平均降幅达65%。建立罕见病多层次保障机制,编密基本医疗保障网,有效减轻罕见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关爱罕见病患者,既要靠爱心,更要靠制度。家长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但是一项好的制度完全可以做到。

北京晚报:让更多罕见病患者“病有所医”

一种病都不漏下,一个患者都不放弃。相关部门通过制定罕见病目录、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立中国罕见病联盟等措施,越来越多的罕见病患者站到了聚光灯下,为推动我国罕见病诊疗保障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的罕见病防治还处于起步阶段,包括罕见病的范围、治疗手段、药品研发等等都离患者的需求有差距,很多罕见病还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但也正如罕见病专家和患者所表示的,我们已经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只要国家重视了,就有了希望,这是一副针对罕见病的总药方。与罕见病作斗争,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还要有耐心。

新京报:用“中国方案”降低罕见病用药负担

罕见病防治方面的“中国方案”,实际是一套“生命至上”的政策组合拳,也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实践。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此前的基础上,今年1月,又有7种罕见病药品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就包括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价格从每针70万元的“天价”,降到医保报销后个人仅需支付几千元。类似的举措,立竿见影地降低了患者的治疗和用药负担。政府的“强干预”,显著提升了整个社会对于罕见病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评论11关注罕见病让爱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