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生而平等,但有些人的粪便却是高人一等。
说的是捐粪救人。奥克兰大学研究员找来过往有关粪便移植的研究,想查出为什么某些捐粪人的便便总是能够达到更高治愈率。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世上的确有超级捐粪英雄存在。他们的报告已刊於FrontiersinCellularandInfectionMicrobiology。
在某些个案,来自超级捐赠者的移植粪便,能达到的临床缓解率是一般捐赠者平均值的两倍。报告作者之一的JustinOSullivan说。即是说,超级捐赠者的便便能够大幅提升患者的肠道健康,显著改善病情。
人体内有兆肠道微生物,主要分为好、坏两种。好的具保护性,坏的具侵略性。肠道微生物的生态一旦失衡,即是好的肠道微生物不足以制衡坏的肠道微生物,当难辨梭菌病毒(Clostridiumdifficile,简称CDiff)入侵时,便有机会引起感染。患者每日腹泻可达十次,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过往这种病很难治,即使使用抗生素,效果都不大理想。粪便移植则有助治疗复发性难辨梭菌感染,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等疾病。
OSullivan表示,研究超级捐粪英雄的秘密武器除了可以提升粪便移植的治疗效果,更有助对其他与肠道微生物组相关的疾病进行试验治疗,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多发性硬化症和哮喘。
BBC访问了其中一名超级捐粪英雄,31岁的ClaudiaCampanella,她是一所英国大学的学生支援员工,她说自己当初参加捐粪计划,是因为听说纯素者的粪便比较有效。不过,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纯素或素食者的粪便就必然是好。
我们还未弄清什么才能成就超级捐粪人,我们首要工作是确保捐赠者身体健康,不带有任何疾病。OSullivan说。
他说,其中一个可能成就良好治疗效果的因素,是捐赠者的粪便含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移植反应良好的患者也会发展出更多样化的微生物组。亦有研究显示,捐赠者与患者的肠道微生物是否匹配也是关键因素。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微生物组专家JulieMcDonald博士就指出,某些患者肠道内的好微生物被抗生素几乎杀光,此时只有移植健康粪便才能令好微生物光复患者肠道。McDonald目前致力研究一种根据健康粪便制定的治疗方法,因為粪便移植始终是有点令人倒胃口的。
香港中文大学在四、五年前透过粪便移植来治疗难辨梭菌感染,至去年已有超过40名患者接受治疗,治愈率高达8至9成。程序包括先向健康人士收集约50至克粪便,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及经精密滤网去除不必要微细残留物后,透过由鼻孔伸延至小肠的喉管、胃镜或肠镜等不同方法移植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