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初春好时节,现在全国部大部分气温在二十多度,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是时候晒晒太阳了。
我们都听说过太阳的紫外线对于人体是有害的,因为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太阳的紫外线是造成皮肤癌的主凶,而不知道其实太阳光可帮助我们吸收维生素D。但晒太阳除了能提升身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骨骼健康外,究竟对人的健康还有哪些好处,可能大家不一定完全知晓。
1、改善心情,少得抑郁症
不少人一到冬天和阴雨天就易失眠、胸闷、烦躁,这就跟日照时间减少有一定关系。日光照射会使人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红外线的热效应,会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此外,在充足的日照下,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会有所提升,这将有效改善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
2、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
一项发表于《环境与健康展望》杂志的报道称,接触阳光可能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连续10年每天至少从事1小时户外活动的女性比每天少于1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低。还有卵巢癌和胰腺癌也和晒太阳少有关系。
3、早起多晒太阳有助于减肥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想要身材苗条,可能只需早起晒一会儿太阳。一项小规模的研究显示,身材偏瘦的人并不一定比其他人吃得更好或锻炼更多,他们只是早起多晒了一会儿太阳。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54名、平均年龄为30岁的志愿者进行了研究。这些志愿者佩戴了腕带监测仪来测量光照量和睡眠循环,并在为期7天的研究过程中做饮食记录。研究人员在排除了活动量、热量摄取、睡眠时间、年龄、季节等变虽后发现,早上晒太阳可影响体重指数约20%。
4、适度晒太阳有助于降低高血压,而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
阳光能改变皮肤的一氧化氮浓度,使血管扩张,进而达到降血压的作用。由于小部分一氧化氮会从皮肤进入循环系统,扩张血管。如果血压降下来,患心脏病与中风的风险就会跟着降低。多项研究也证实,在紫外线比较缺乏的冬季,患心肌梗死的病人会明显增多。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缺乏越严重,就越容易患心脏病、心力衰竭和中风等疾病。
5、减少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视觉障碍、肌肉无力等,甚至导致残疾等严重问题。研究发现,在高纬度光照少的地区,人们患多发性硬化症的几率要高于生活在赤道附近居民。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改善维生素D缺乏能够减缓多发性硬化症的病情,并减少相关脑损伤。
6、老年人多晒太阳多运动可预防骨折
老年人骨骼的含钙量少于年轻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很容易骨折。如果老年人长期卧床,运动减少,每天丢失的钙量高达毫克,一周丢失的钙量占身体总钙量的1%,相当于正常人一年丢失的钙量。不要老是猫在家里,要经常到户外进行适度的锻炼,多晒太阳和运动是一种很好的补钙方法,温暖的阳光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缓解钙流失,增强骨质。
7、消去疲劳,祛风寒
“老寒腿”应该常出来晒晒。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有效缓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尤其是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春天晒太阳能活化血脉,缓解病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腿上还有很多穴位,通过阳光的刺激,能让人感到腿脚轻便,消除疲劳感。
晒太阳注意事项
一、两个时间
1、上午9点和下午4点左右,此时的阳光柔和、紫外线弱。
2、每天至少20分钟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的《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中提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才能满足人体需要。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促使合成维生素D的效率很高,对于皮肤没有问题的人来说,每天晒太阳30分钟左右可以合成身体所需的约2万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晒太阳时间不能太久,如果是长期户外工作者就不要可以去晒太阳了,另外不要选择太阳很毒辣的时候去晒,容易晒伤皮肤。
二、是太阳要根据自身情况
体弱的人千万别暴晒,容易虚脱。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要量力而行,想晒太阳最好戴个遮阳帽。白内障患者需要戴防护镜,以防紫外线直射眼睛。
三、吃了这些药不能晒太阳
喹诺酮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抗真菌药和一些抗肿瘤药等。
四、若隔着玻璃窗晒太阳,是达不到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