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在青藏高原的边陲,有一个叫茫崖镇的地方,那里的石棉储量占全国石棉总储量的90%,是全国最大的石棉生产基地。石棉矿的山如同常年积雪一样,呈现出一片白茫茫的荒凉。在这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孕育了几代为石棉奉献毕生的开创者和坚守者,他们把最美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都洒在了这片荒凉之上。
悲地壮歌,沧海桑田。今天的主人公,是茫崖石棉矿的职工。十九年前,他的妻子瘫痪在床、孩子幼小无依,整个家即将支离破碎。他用超乎常人的毅力支撑起了这个几乎陷入绝境的家,用石棉矿人特有的坚韧尽心照顾妻子,拉扯孩子,用十九年的无怨无悔诠释着一位丈夫的担当。
他叫贺涛,一位顶天立地的男人。
一场意外,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年,病魔无情地袭击了毫无防备的一家人,贺涛的妻子刘宁格突然患上了一种极其罕见,至今依然无法医治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症。这种疾病因病人脑部神经出现硬化点,压迫反应神经,引起患者全身疼痛、麻痹、抽搐,直至患者失明、瘫痪,还会伴随多重并发症。
年,经过多方诊治无效后,贺涛万般无奈地带妻子回到了茫崖,以保守治疗为主。因石棉矿地处偏远、交通十分不便,其后又经历了几次艰辛的转院,每次转院都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以至于债台高筑。
然而,这一切的努力,依然没能阻止病魔的继续侵袭。年春天,刘宁格彻底瘫痪,随后双目失明,一连串的打击,使刘宁格陷入深深的痛苦绝望之中,她甚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丈夫伴随着她、鼓励她、安慰她,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使她决定努力活下去,她相信丈夫,她要为他活下去。十几年以来,瘫痪的刘宁格吃、喝、拉、撒、睡全都要依赖丈夫,而丈夫也不离不弃,始终如一。
十四年的照顾,从不言悔
对于一个全身瘫痪、大小便失禁并且有多重并发症的病人来说,除了用药物维持生命外,平常的基本护理必不可少。每天早上贺涛先准备好早饭,接着给妻子洗漱、喂饭,然后把妻子抱到轮椅上,把电视打开,虽然妻子看不见,但她能听见。中午下班,贺涛要急忙做饭、喂饭、洗碗,再把妻子抱上床,给她全身按摩。晚上下班后,贺涛先帮儿子检查辅导功课。等儿子睡了,他要给妻子洗白天换下来的尿布,再给妻子擦洗一遍身体。全身按摩后,开始给妻子喂药,这一系列程序做完已经是深夜12点了。贺涛的任务还没完成,因为每隔两三个小时他就得给妻子翻一次身。起初他怎么也醒不来,但现在他到点就会自动醒来,这已经形成了他的生物钟。长年累月,周而复始,四十岁的贺涛看上去像五十岁的人,身高1.75米,但体重还不到50公斤。刘宁格久病在床,难免情绪烦躁、敏感多疑,无法自控的时候,她就会把满腹怨气撒在贺涛身上。每当这时候,贺涛默默承受着,尽力安慰妻子。
漫长的六千多个日夜,在常人看来真的不可思议,但对贺涛来说这是他人生的历程。虽然每天都很艰难,每天都是挑战、每天都筋疲力尽,但只要妻子不被病痛折磨,就是他最大的满足。当朋友们问他是否很累,他说:“的确很累、很苦,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面对,她是我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她存活一天,我们这个家就是完整的,孩子就有母爱,就有依靠,只要她的生命不止,我就负责到底,我要对她不离不弃,尽我最大的能力使她在有生之年过得快乐一点。”
多方援手,帮助贫苦家庭解困脱困
“省、州、市以及镇、矿上都对我们家庭给予了很多的帮助,不然我走不到今天。正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在个别人看来也许是个口号,但对于我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实惠。”贺涛说。
与此同时,茫崖市残疾人联合会及时为贺涛妻子办理了残疾证,申请了“两项补贴”和“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进行了家庭无障碍改造,发放了轮椅、防压疮床垫等辅助器具。资助贺涛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茫崖市委、市政府为贺涛的孩子安置了政府雇员职位。各级各部门每逢节假日都会慰问、帮扶他们。
“有一年我媳妇住院,医院,医院大门,一位大姐主动给我们送饭,说这样我就不用来回跑了。大姐为了给媳妇多增加营养,每天还变着花样做。大姐一帮就是两个月,素不相识就能这样帮忙,真是感激之至。平时,镇党委、公司、同事们也都尽力在帮我们,正是社会和大家对我们的爱,才给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念和力量。”贺涛感慨地说道。
又是新一天的开始,贺涛推着轮椅上的妻子,在院子里感受着徐徐升起的温暖。他们在晨阳下相依的身影,看上去好温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