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
睡眠障碍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MS常见于中青年,女性更为多见,男女患病比例为1:1.5~1:2。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反复的急性发作常使患者的神经功能遗留或多或少的残障。
MS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导致MS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包括疾病直接影响(原发性),或因疼痛、运动受限、痉挛状态、夜尿增多、呼吸肌或呼吸中枢受累、情绪改变、药物治疗等引起睡眠障碍(继发性)。
缺乏睡眠时,人们的语言、记忆力、整合能力、甚至成长发育都会被影响。睡眠障碍还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发生。此外,睡眠障碍还会减少与社会的正常联系及交流,对疾病的康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良好的睡眠质量是MS患者健康生活的关键所在。
MS常见的睡眠障碍
01
失眠
失眠分为入睡困难(初期失眠)、睡眠维持困难(中期失眠)、早醒(终期失眠)。初期失眠最常见的原因是焦虑和疼痛不适,中期失眠最常见原因是夜尿增多,中期失眠是导致日间疲劳的主要因素,终期失眠常与情绪低落有关。
02
不安腿综合症(RLS)
RLS是一种累及感觉运动的疾病。症状严重时,RLS可以影响睡眠,导致白天嗜睡、抑郁、失眠和疲劳。RLS病理机制包括:遗传因素、铁缺乏、多巴胺储存转运机制缺陷、周围神经病等。RLS可加重MS的功能障碍,加重睡眠障碍。当MS的RLS症状为中度或重度时,可以导致睡眠片段化,引发疲劳、情绪改变、认知功能障碍。
03
睡眠呼吸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常见的呼吸障碍,成人中发生率约2%~4%,8%的MS患者存在OSA,高于普通人群。OSA的MS患者在磁共振成像(MRI)的病灶分布上并无显著表现。MS易患OSA可能原因:针对MS疼痛、痉挛等症状所使用的药物导致的副作用、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等。
04
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日间过度嗜睡为特征的慢性睡眠障碍,表现为白天发作性入睡、REM期睡眠异常(如入睡前、睡梦中幻觉)、猝倒、睡眠麻痹、夜眠不实。
05
REM期睡眠行为障碍
REM期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以REM睡眠期肌肉弛缓现象消失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异常运动行为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异常运动可由简单的言语、唱歌、喊叫到复杂的运动现象如奔跑、拳打脚踢、坠床等。常有暴力色彩,可自伤或伤及同床者。
06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CRD)
当个体睡眠与觉醒节律和外部环境不协调时即可发生CRD。CRD常导致失眠、白天睡眠过多或两者兼有,影响工作、学习或社交。患者可表现为睡眠时相提前、睡眠时相延迟、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或者自由式睡眠-觉醒节律。
07
疲劳与白天睡眠过多
疲劳是MS最常见的症状,MS的疲劳在早晨显现,可因潮湿、炎热加重,白天随时间推移症状加重,午后症状明显。与MRI上病灶部位及病灶数量无关,但与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残疾程度、进展类型相关。睡眠质量下降可加重MS的疲劳症状,疲劳本身又可引起或加重睡眠障碍。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呢?
1
入睡困难,躺在床上超过1个小时但无法入睡。
2
睡眠不安稳,轻微声响就会惊醒,并且很难再入睡。
3
早上醒得早,比正常时间提前2小时以上,并且很难再入睡。
4
睡眠时间不足,一般每天少于5小时。
睡不好,该怎么办?
MS患者睡眠障碍应对方法,包括正确的睡眠生理卫生、心理辅导、认知行为疗法、必要时药物干预。
A
遵循昼夜节律同步规律作息。作息时间不规律,就会出现入睡困难、频繁醒来、早醒等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建议青少年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8-9小时,成人睡眠时间为7-8小时,老年人睡眠时间为6-7小时。有午睡习惯的人,建议午睡时间为30分钟左右,不宜超过60分钟,以免导致昼夜节律的紊乱。
B
下午3点后尽量少食用咖啡、浓茶、奶茶等含咖啡因的刺激性食物或饮料。
C
睡前2小时避免高强度活动或学习,人体在紧张状态下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使人保持清醒,难以入睡。
D
戒烟、酒。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会让人亢奋,酒精会让人在夜里辗转反侧。
E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黑暗和安静,闹钟的滴嗒声也是一种噪音,避免开灯睡觉,减少环境上的刺激。
F
可尝试静坐暗示法:睡前找一处舒适的地方坐下,轻阖双眼,肩膀自然垂落,放松下颌,用鼻子做深呼吸,气沉丹田,此时把全身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6次深呼吸后静坐一会,暗示自己已准备好入睡,之后慢慢起身上床睡觉。
G
饮食调理:多食用有益于睡眠及多发性硬化的食物,如鱼油、芝麻油、阔叶的绿色蔬菜及大多数优质蛋白的鱼类。鱼油中富含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对于MS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H
药物治疗: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自行使用或擅自加量。常用药主要为苯二氮卓类,入睡困难者用超短效类;夜间易醒者用短效或中效药物;早醒者用中至长效类药物。
I
音乐疗法:临睡前,使身体放松,轻闭双眼,选择轻柔或舒缓音乐听30分钟左右,音量约40分贝,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使机体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进入良好的睡眠周期。
J
适量运动:适量的活动有助于维持健康状态、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可选择散步、游泳、太极、瑜伽等运动,以自我不觉疲累为宜,勿过度。
祝大家都有好睡眠!
图文
朱秀云
编辑
李春兰
审核
樊萍
审定发布
邱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