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栓子脱落是急性脑梗死的少见病因之一,这种栓子常起源于主动脉瓣、主动脉弓、二尖瓣环或颈动脉。一般说来钙化斑块是相对稳定的斑块,但为何又会脱落导致脑梗死呢?
病例呈现
患者女性,84岁,右利手,主因意识障碍、左侧肢体瘫痪、构音障碍及偏侧忽视入院,入院时NIHSS评分35分。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颈动脉超声未见双侧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头颅MRI示右侧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
发病59分钟后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溶栓过程中行颈动脉超声监测示右侧颈动脉壁可见滚动的高回声小结节。
经食道超声示中度主动脉瓣返流,不伴主动脉瓣钙化。
给予溶栓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NIHSS评分18分。
发病约9小时后,患者症状恶化,出现意识障碍及阵挛性癫痫。此时行头颅MRI示右侧大脑半球大片新发梗死。
此时行颈动脉超声,右侧颈动脉壁上的活动小结节消失。
次日头CT示梗死区域内可见多发小钙化栓子。
此时T2*WI示相应区域低信号灶(1-F),首次T2*WI则未见相应部位的病灶(1-G)。
弓上CTA示主动脉弓上多发钙化斑块,提示钙化栓子来源于主动脉弓的钙化斑块,由此引出多发脑梗死。
随访可见,钙化栓子持续超过1个月。
DAY7
DAY22
DAY53
患者随访1年半后梗死未再发作。
病例讨论
这一病例清楚显示钙化斑块栓子脱落,沿颈动脉进入颅内循环。溶栓过程中的颈动脉超声监测示小的钙化栓子沿颈动脉壁滚动,这一征象称为滚石征。
现有假说认为,钙化的粥样硬化斑块上钙化栓子脱落,随即迁移至颈动脉远端,部分因主动脉瓣返流导致的涡流而附着于血管壁上。
既往研究显示,钙化的粥样硬化斑块包括纤维蛋白、胶原蛋白、脂质以及小的钙化颗粒。斑块内胶原蛋白含量决定了斑块对血管壁的依附强度。溶栓治疗可溶解纤维蛋白,暴露斑块内部的胶原蛋白,进而短暂依附于血管壁上。
推荐阅读:
这十大常见脑干综合征你都了解吗?急诊灵异事件:深夜*压身
一表牢记:急诊抢救药物用法编辑
陈珂楠
责任编辑
*蓓蓓
投稿及合作
shenjingshij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