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大家好,明皓健康小课堂又开讲了,这一期,我们想跟大家说一个也许你们从未听说过的的病症:多发性硬化症。
可能很多读者会说,这个病我都没有听说过,跟我有什么关系?大家可能不知道多发性硬化症是全球最常见的青壮年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那么,这种病的危害多大?发病症状有哪些,又该如何治疗?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好好的一探究竟吧。
危·害
endanger
多发性硬化病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神经系统进展性疾病,具有致残性,患者刚开始时会视力模糊、四肢疲劳、行走困难,如果不进行治疗,症状将会逐渐加重,严重的会失明、瘫痪。而且其患者基本上是15~40岁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危害。
由于多发性硬化症的症状多而复杂,因此很容易与视神经脊髓炎、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脊髓炎等相混淆,从而导致误诊、误治。据统计,如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有近5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在20年后将依靠轮椅生活,约40%左右的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导致其自杀率是正常人群的7.5倍。
症·状
symptom
症?状
/12/11
壹▂
首发症状,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局部无力麻木、刺痛感或单肢不稳单眼突发视力丧失等,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时间短暂,数天或数周后消失,但仔细检查仍可发现一些残留体征。
症?状
/12/11
▂贰
首次发病后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可再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再发感染可引起复发,体温升高能使稳定的病情暂时恶化复发次数可多达10余次或更多。
症?状
/12/11
叁▂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体征多于症状是重要的临床特征,患者主诉一侧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麻木感检查时却可能发现双侧锥体束征或babinski征,眼球震颤与核间性眼肌麻痹并存指示为脑干病灶,是高度提示多发性硬化症的两个体征。
症?状
/12/11
▂肆
多发性硬化症的发作性症状也不容忽视,例如lhermitte征是过度前屈颈部时出现异常针刺样疼痛,自颈部沿脊柱放散至大腿或足部,是颈髓受累征象。年轻患者典型三叉神经痛特别是双侧性应高度怀疑多发性硬化症。
治·疗
remedy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鉴于免疫系统在MS发病机制中的核心作用,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重建免疫系统,改善侵袭性MS患者的预后。涉及名晚期难治性患者的meta分析,AHSCT后2年的进展率为17.1%,5年的进展率为23.3%;RRMS患者的2年进展率显著降低,NEDA患者在2年达到83%(70-92%),在5年达到67%(59-70%)。另一涉及名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接受低强度和中等强度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PFS)为80%,RRMS患者的PFS为85%。一项多中心研究随访在年至年间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3个国家的名进展性MS患者,平均随访6.6年(0.2-16年),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6%,总生存率为93%。
年HaroldAtkins医生在《JAMA》发表论文的论述中提到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MS过程中,什么时候HSCT是最佳使用的?在控制MS中平衡*性和有效性的最佳移植预处理方案是什么?HSCT是否应该更广泛地应用于复发率较低的患者?但是,不少专家认为通过体外CD34+分选的造血干细胞尚未被证明能够改善MS患者的预后。
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
动物实验的研究成果证明MSC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减少免疫细胞对神经系统的攻击,减少神经中枢白细胞浸润,从而改善MS的病情。将脐带MSC通过静脉输入到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食蟹猴体内,磁共振成像和临床体征表明MSC治疗后脱髓鞘明显减少,其中的MSC治疗作用机制包括其调节细胞因子分泌和影响T细胞系功能分化的免疫调节功能。经MSC治疗的患者在EDSS评分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伴随着治疗组患者体内的Th1免疫转变为Th2免疫。
静脉或鞘内注射的自体MSC在治疗MS方面具有潜在的效用,并且在7至15例进展性MS患者组中分别进行了几项小型的临床研究。这些临床研究没有报告严重的不良事件,但临床结果喜忧参半。在平均随访19个月后,残疾改善1例,稳定4例,恶化5例。两项研究报告12个月时进展性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平均改善0.8分。随访6个月时7例患者中5例EDSS得到较明显的改善[39]。在11例继发性进行性MS伴视觉障碍的患者中,报告在6个月时视力、对比敏感度和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略有改善。这些研究为未来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铺平了道路。
治疗
THE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