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院扎实开展各项诊疗项目,助力患者康复
TUhjnbcbe - 2020/12/24 17:45:00

吞咽功能障碍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过程发生障碍。口、咽、食管疾患,脑神经、延髓病变、假性延髓麻痹、锥体外系疾病、肌病等均可引起吞咽功能障碍。吞咽神经与肌肉电刺激仪用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及训练,通过输出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对喉颈部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兴奋神经及吞咽肌群,可促使产生类似吞咽的肌群(依次)运动,可缓解神经元麻痹、促进吞咽反射弧功能重建与恢复,进而提高吞咽及语言能力。

功能特点

1、四种治疗模式:成人连续模式、儿童交替模式、手动训练模式、自动训练模式。

2、成人连续模式、儿童交替模式分别用于成人或儿童。

3、无自控能力的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可用于成人及儿童的吞咽功能障碍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

4、手动训练模式、自动训练模式适用于有自控能力的中、轻度吞咽障碍者,可以帮助患者完成一个完整的吞咽动作。

5、可对治疗波形的脉冲宽度、脉冲间隔、脉冲频率、治疗电流强度等参数进行调节,满足不同吞咽障碍程度的病人治疗需要。

适应症

主要用于脑卒中、封闭性脑伤、颈椎损伤、前颈椎融合术、神经退行性病变、失智症、脊髓侧索硬化症、巴金森氏病、阿兹海默症、小儿麻痹后症候群、多发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症、肌肉失养症、肌张力不全、皮肌炎、先天性神经损伤、脊髓灰质炎等引起的吞咽障碍。

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脑出血急性期、凝血机制障碍等);

2、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及严重的心、肝、肺、肾衰竭的患者;

3、使用植入式电子装置(例如心脏起博器)的患者;

4、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发热患者;

5、有电疗不良反应者;

6、治疗时出现血压、心率、呼吸明显变化者(较基础值改变≥20%);

7、治疗部位开放性创口、感染者;

8、恶液质、活动性肺结核及癌肿患者;

9、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癫痫患者;

10、由于使用鼻饲管而严重反流的患者,应慎用;

11、严禁在颈动脉窦处放放置电电极进行治疗;

12、严禁在主动运动禁忌处使用。

SET(悬吊)

SET(悬吊)

SET在康复训练中主要应用于运动系统疾病,尤其是颈肩腰背疼痛的治疗,并进一步推广用于脑卒中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以及脑瘫儿童、儿童发展训练等方面。

SET目的

1、减轻运动负;

2、提供助力;

3、提供不稳定支撑。

SET疗效

1、放松肌肉;

2、增加关节活动度;

3、使稳定肌得到锻炼;

4、提高机体平衡功能;

5、提高运动控制能力。

电动起立床

适用范围

1、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2、牵拉软组织,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

3、使身体负重,,防治长期卧床导致的骨折和骨质疏松;

4、矫治尖足、足内翻等异常模式,牵拉跟腱;

5、对神智不清状态者,通过电动直立床训练进行;

6、刺激内脏功能如肠蠕动和膀胱排空,预防泌尿系感染;

7、改善通气,预防肺部感染及坠积性肺炎;

8、头低脚高位有利于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肠引流术、下肢骨折牵引等。

适用科室:

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产科、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康复医学科等。

四肢联动训练是集有氧训练、阻力运动、耐力运动、力量运动、灵活性运动和协调性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疗法,它能够使患者的骨骼肌得到拉伸,肌力增强,提高肺功能水平,增加患者的运动能力。

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可以使偏瘫零肌力患者做早期主动运动训练,即用健侧带动患侧、上肢带动下肢、一肢带动三肢;其运用智能化的运动模式,模拟上下肢的功能,即上肢伸够模式,下肢蹬踏模式;通过四肢重复、交替的主被动运动,有效抑制肌张力、增强本体感觉向中枢神经传入,重建运动模式及平衡控制。

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功能:

1.可通过上肢带动下肢,健侧带动患侧,一肢带动三肢、上肢伸够、下肢蹬踏的最基础的功能性四肢联动训练方式解决零肌力患者早期的主动康复训练;

2.满足患者全身功能性、协调性的运动训练需求;

3.提供了早期的有氧训练,并自带心率监控装置,通过设定靶心率保证训练安全和效果。

4.安全的主动运动,保证患者训练安全,不会引起痉挛,并可加快本体感觉的恢复;适用范围康复踏车训练、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广泛适用于神经、心肺、骨关节、代谢疾病等各康复领域。

5.适用范围:适用于机体肌力的康复训练。

编审:王文辉

技术编辑:西尔扎提·库尔班

终审:王文辉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院扎实开展各项诊疗项目,助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