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云中大附六神经科定位:症状定位:右侧前庭神经核及以下,右侧耳蜗神经核及以下,右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及以下查体定位:右侧前庭神经核或以下右侧小脑综合定位:右侧脑桥定性诊断:中年女性,亚急性起病,既往无血管危险因素,脑桥出现异常团状增强病灶为特征,需要注意:肿瘤,免疫,感染,脱髓鞘,血管性。从DWI团状高信号考虑,肿瘤方面一般就看淋巴瘤,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等。免疫方面,可以继续考虑。感染方面,也符合上述证据。脱髓鞘,抗体阴性的,支持证据下降。血管性方面,血管炎还是可以继续考虑。患者病情进展后的强化方式有所改变,不再是以前的团状强化,表现为环状强化为主,说明几种可能:1.肿瘤方面,可能是中心部位已经坏死,所以出现环状强化。这种情况常见胶质母细胞瘤,淋巴瘤比较少见。2.脱髓鞘可以出现,当脱髓鞘的急性炎症消退后只出现活动期的环形强化表现。3.感染方面,结核,真菌,寄生虫等也可以出现炎性环状血管强化病灶。估计取活检送病理了,看看是肿瘤还是炎症。2次发作(间隔大于1个月),1个部位(视神经不算一个单独的部位),加上影像学上的(增强与非增强共存),总共加起来也符合(2+1+1=4),其实可以往多发性硬化上考虑。不过缺乏空间多发性,唯一目前不符合MS的地方。
-------------------------------------------------------------------------
陈为安
最好附上CT及T1、弥散像。病灶在进展,诸多抗体阴性,CIS或干燥等可能吧。
--------------------------------------------------------------------------
[轮值群主]医院
定向颅内病变;定位:头晕恶心呕吐→前庭神经及相关联系纤维。右侧听力下降→右侧蜗神经或核。右侧共济失调→右侧小脑或联系纤维。结合影像资料定位于右侧桥臂及延髓。定性:脱鞘,炎症,肿瘤。看看进一步检查。脱鞘,风湿免疫都阴性,低龄,DW持续一个月高信号,动脉硬化血管病也不好考虑。看看淋巴瘤,看看增强和CT。这个增强注意TDL,另外胶质瘤待排除。
-------------------------------------------------------------------------------
医院
中年女性,亚急性起病,以头晕起病,逐渐出现右侧共济失调,右侧第五,第八颅神经受累。影像可见右侧桥小脑角,延髓病灶,增强有强化。目前定位同影像。定性的话,考虑免疫病可能性大,血管病,肿瘤带排。可查APQ4,MOG,ANCA,抗核抗体等,另外需询问有无口腔溃疡等,除外白塞。入院后影像更像是梗死,要我的话,常规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就可以了。强化方式很特别,看着像是不均匀开环强化,首先考虑脱髓鞘假瘤。
------------------------------------------------------------------------------
朱海兵赣医附院神经内科
定性:脱髓鞘、炎性、肿瘤(淋巴瘤等),神经结节、神经白塞有待排除。
-------------------------------------------------------------------------------
王继勋贵医大三附院
定向;神经系统,定位;右侧桥脑结合臂,定性;血管性?自免脑?感染性?肿瘤性?
-------------------------------------------------------------------------------
医院杨锐
定位:头晕伴恶心呕吐定位:前庭神经核及其联系纤维,右侧听力下降,定位:右侧蜗神经核,右侧共济失调定位:右侧小脑及时联系纤维,结合头核磁,综合定位于右侧桥臂及其小脑,患者既往皮炎病史,定性:炎症,占位。
------------------------------------------------------------------------
医院神经内科
有口腔溃疡吗?觉得脱髓鞘或者淋巴瘤可能性大吧。取个病理吧猜不出来啊。给什么治疗了?没看到药名。地塞米松吗?
-------------------------------------------------------------------------
张福青天津医大二院神内
NMOSD,血管炎,白塞,占位,更像NMOSD,颈椎核磁?
---------------------------------------------------------------------
医院内二科李克俭
中年妇女,亚急性起病,右侧听力减退、右面麻木、右侧倾斜、右侧共济失调,闭目难立征阳性等,定位于右侧前庭、三叉神经、小脑、右侧脊髓后索。影像在右侧桥脑小脑脚。定性:肿瘤?免疫炎症?
--------------------------------------------
刘启仓-医院神内
1.血管病,血管畸形?,2.肿瘤。SWI,DSA?
医院神内
中年女性患者,急性病程,表现为头晕及行走不稳,既往有可疑皮炎病史,查体可见右侧共济阳性,头颅磁共振可见右侧桥臂第四脑室旁异常信号,稍有增强,两次磁共振病灶稍有增大,占位效应不明显,轻度水肿,炎性免疫?肿瘤?血管?先查看DWI,SWI,MRS,脑脊液自身免疫,副肿瘤,血液自身免疫相关检查。强化为非环形,瘤样脱髓鞘跟淋巴瘤都得小心。
--------------------------------------------------------
医院
定位:
1.头晕呕吐,共济障碍,结合查体,MR:右桥臂
2.右听力下降:听神经
3.腱反射减退-消失:周围神经?
定性:免疫炎性?肿瘤副肿瘤?代谢?
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呢?很好奇。
------------------------------------------------
徐渌芬(医院神内)
中年女性,既往有皮炎病史,亚急性起病
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共济障碍,结合查体以及MR
定位:侧右桥臂。其它肿瘤鉴别。
-------------------------------------------------
群主-洪安辉台山市医神内
中年女性一个月病史,定位:CPA,小脑、桥脑,颅神经,定性:炎性脱髓鞘,肿瘤可能性小,
所有可能累及储尿和∕或排尿生理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都有可能影响膀胱和∕或尿道功能。诊断神经源性膀胱必须有明确的相关神经系统病史。
1.外周神经病变
(1)糖尿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见于40%~80%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仍有约25%的发病率。DNB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DNB是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在膀胱的表现,以及肌源性异常、即逼尿肌功能损害等因素所致。
(2)盆腔手术继发于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和直肠结肠切除术的神经源性膀胱发生率分别为20%~68%、16%~80%、20%~25%和10%~20%,多与盆丛神经纤维被切断、结扎以及疤痕牵扯、粘连等有关,盆腔的放疗可能加重这种病变。
(3)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HIV感染等。带状疱疹病*可侵犯腰骶神经,除可造成相应神经支配部位皮肤簇集水泡外,还可导致盆丛及阴部神经受损,进而影响膀胱及尿道功能,后者的发生率大约为4%~5%,但此症导致的排尿异常多为暂时性的。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由于病*或接种疫苗引起的自发、多发性的神经根疾病,大约6%~40%的GBS患者有排尿异常症状。一般神经系统症状较为严重,而排尿异常症状相对较轻。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率很高,感染HIV的单核细胞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直接损害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当神经病变累及支配膀胱尿道的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时,也会导致相应的排尿异常。依受累神经部位不同,排尿异常的表现亦有所不同。
2.神经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MS)系自身免疫作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髓鞘,形成少突胶质细胞,导致受累的神经发生脱髓鞘变性,这种脱髓鞘病变最常累及颈髓的后柱和侧柱,但也常累及腰髓、骶髓、视神经、大脑、小脑和脑干。MS多发于20~40岁年龄组,高峰年龄在35岁,男、女比例大约是1:3~10,女性患者妊娠时疾病活动性下降。其临床症状随病变累及的神经部位而异。大约超过90%的患者整个病程的某一阶段可能出现下尿路症状,其临床表现多样,尿频和尿急是最常见的症状,约占31%~85%,而尿失禁约占37%~72%,伴或不伴有尿潴留的尿路梗阻约占2%~52%。有10%的患者排尿症状是疾病早期的唯一表现。MS患者的排尿症状并非一成不变,常随累及神经部位的变化和病程的演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种排尿障碍变化很少向改善方向发展。
3.老年性痴呆
痴呆与尿失禁关系密切,两者常来源于同一基础疾病,且尿失禁又常继发于痴呆。尿失禁的病因常是多因素的,如认知障碍、步态紊乱以及膀胱过度活动等。
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引起老年痴呆的最常见原因,超过一半的老年痴呆由该病引起,病理特征包括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紊乱。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尿失禁的发病率较高,痴呆门诊患者中约11%~15%的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合并有尿失禁。多发脑梗塞是引起老年痴呆的第二大原因,大约50%~84%的多发脑梗塞门诊患者合并尿失禁,并且出现尿失禁的时间要早于阿尔茨海默氏病,但是这些患者并不总是伴有痴呆,而且在出现尿失禁之前常表现有尿频、尿急。这提示多发脑梗塞患者与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的尿失禁发病机制有所不同。
4.基底节病变
基底节是一组解剖结构关系紧密的皮质下核团的总称,具有广泛、复杂的功能,包括运动、认知以及情感等。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基底节病变,帕金森病患者大约37%~71%有排尿异常,可能和与调节排尿功能相关的基底神经节、迷走神经背核受累有关,这种症状可以和震颤同时出现,但排尿异常症状大多出现在疾病的进展期。尿急、尿频和排尿不畅是常见的症状,其中5%~10%的男性患者出现尿失禁,这是由于逼尿肌过度活动和∕或外括约肌功能障碍所致。
5.脑血管病变
排尿功能障碍是脑血管意外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恢复状况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排尿异常表现为尿失禁,发生率一般在37%~58%之间。脑血管意外后易患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女性患者、糖尿病史、伴有运动障碍、失语、排便失禁、吞咽困难、意识障碍、视野缺失和精神障碍、病灶累及皮质和皮质下、以及大血管梗死。
6.额叶脑肿瘤
24%的大脑上、中额叶脑肿瘤可能引起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可能与其占位效应有关。其症状与累及程度及范围有关,尿动力学多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
7.脊髓损伤
多种病理性因素可以导致脊髓损伤,如外伤、血管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医源性损伤等。几乎所有脊髓损伤性病变都可以影响膀胱尿道功能。不同节段、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在损伤后的不同时间段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8.椎间盘疾病
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为L4~L5、L5~S1水平的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造成的,然而向后的中心型突出(马尾综合征)则可能影响支配膀胱、会阴部和阴茎海绵体部的神经。据报道,1%~1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骶神经根会受到影响,最终常见的症状为尿潴留,并且即使实施了椎间盘手术,术后排尿功能的异常也不能完全恢复。
9.医源性因素
若手术操作损伤了与膀胱尿道功能相关的神经,亦会产生相应的排尿异常。很多脊柱外科手术,如颈椎或腰椎的椎板减压术、椎间盘切除术、椎管肿瘤摘除术等,手术牵拉、压迫或切割等对神经的刺激,术后可能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排尿异常,其中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者可高达38%~60%。一些盆腔的手术,如子宫颈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若损伤盆神经或阴部神经,也会导致排尿异常。这些医源性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可以是一过性的,但经常也有难以恢复的情况。
吕建林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