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医院”可以订阅
每日商报9月26日讯:作为一名杭州人,若被人叫“脑西搭牢”(神经搭牢)肯定会不爽。不过杭州姑娘小萍被说“脑西搭牢”后,非但没有懊恼,还连声感谢,称困扰自己一年多的晕眩终于找到根结了。
一天要出现七八次“天旋地转”
小萍
“稍微有个‘小动作’,比如别人喊你,扭过身去应答,就觉得天旋地转,感到周围景物左右摆动,或上下浮动。”
小萍今年26岁,一年前的一个早上出现了奇怪病症:
小萍今年26岁,一年前的一个早上出现了奇怪病症:“大早晨就犯头晕,是不是太辛苦,没休息好?”接下来好多天她尽量早睡,但奇怪晕眩仍得不到缓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萍这莫名晕眩越来越频繁与严重,走路时候会发作,坐着打键盘也会发作,严重时坐立都困难。
尽管每次天旋地转仅几分钟就自行消失,但每天多达7-8次的发作,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小萍到处寻医问药,有人说她得了“颈椎病”,也有人判定她是“脑供血不足”,但拍了颈椎片和脑CT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她按照别人的建议不垫枕头睡觉,还配了几个月活血中成药吃,但头晕发作一点都没有减少,这使得小萍开始疑神疑*,甚至怀疑自己精神出了问题。
几个月前,小萍经人推荐,来到医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就医。一开始,小萍还有点不悦,施天明医生听完她的病情介绍后,十分明确告诉说这种奇怪的头晕病通俗地称就叫“神经搭牢”。
小萍
我在心里嘀咕,医生怎么能这样说啊!但听完施医生的耐心讲解后马上就心平气和了。
“神经搭牢”医学上学名叫做“前庭阵发症”,是脑神经与血管“搭牢”后,脑神经电路系统发生“漏电事件”,而这种“漏电”表现在患者身上就是频繁发作的短暂性、一过性的眩晕感。
施天明
主治医师
施医生给小萍安排了专门针对前庭神经的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检查和诱发电位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一侧前庭神经和邻近的脑动脉紧贴在一起,而诱发电位结果也提示长期的血管压迫已经引起了该侧神经“漏电”。
施医生给小萍开了控制“漏电”的特效药物,叮嘱她在服药期间详细记录头晕发作情况,并定期汇报病情。小萍服药后病情迅速得到改善。
小萍
已两个月没有犯了,非常感谢,施医生!”
三成人会出现“搭牢”情况
神经内科主任耿昱教授
“前庭阵发症”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支配人体平衡功能的前庭神经与周边的脑动脉血管贴得太近引起的。
就像电线老化后外层的绝缘层磨损发生漏电事故一样,当前庭神经长期受到邻近脑动脉血管压迫时,包裹在神经表面的髓鞘会出现局部脱失,此时脑神经电路系统就会发生“漏电事件”,让人有眩晕感。
在眩晕专病门诊,每年都有10多例患者被确诊和治疗,大多为中青年。常见的诱因有头位转动,体位转动,其他的诱发因素包括驾车、身体抖动、深呼吸、压力感、体力活动、乘电梯、看电视及专注某些事情。部分病人在静息时也会发作。
神经内科主任耿昱教授
在杭州,若说某人“神经搭牢”(脑西搭牢)会让人不高兴,但研究证实,有近1/3的正常人会有脑神经和血管紧邻的情况,不同的脑神经“搭牢”就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如三叉神经受到血管压迫就会出现发作性面部疼痛;面神经受压则会出现面部肌肉抽搐等。
专家特别提醒
耿昱提醒,头晕与眩晕是门诊最常见的主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但由于头晕疾病谱涉及多学科(神经科、耳科、骨科、精神科等),且不同年龄阶段头晕患者病因差异极大,导致患者往往辗转于多个专科却无法确诊。
神经内科主任耿昱教授
因此出现原因不明或久治难愈的眩晕,应去正规医疗机构,最好有设置眩晕专病门诊就诊,以便尽早确诊规范治疗。
神经内科(卒中中心、神经介入中心)
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神经介入中心)创建于年除满足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就诊需求之外,还开设了脑血管病、神经介入、肌张力障碍以及眩晕症等专病门诊,实现了门诊与病房亚专科诊疗团队的无缝对接。年5月,科室成立了“卒中中心”,在脑卒中急救和规范化诊治方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并成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控省级基地之一。在此基础上,于年1月,医院“神经介入中心”的平台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结合科学化的管理,使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水平得到迅猛提升。在神经内科的统一管理下,实现了对脑血管病急救、规范化诊治和介入治疗的全覆盖,综合诊治水平和整体实力位居省内领先水平,创新建立脑卒中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