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看到医护人员们不顾一己危险
在防疫前线奋斗的新闻
世界音乐菌既心疼又敬佩
什么叫最高的职业素养
大概就是像他们一样
始终以救人为首要目标
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病人吧
而在音乐圈,那些用生命演奏
用音乐来拯救人们心灵的音乐家
同样值得我们崇敬
75年前的今天
传奇女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诞生
她把毕生的热情与疯狂
都投入到了演奏和音乐中
和病*战斗到最后一刻
为世人留下了充满魔力的绝响
杰奎琳·杜普蕾巴伦博伊姆
合作演绎《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
视频中是天才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duPré)与丈夫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Barenboim)合作演奏杜普蕾的成名作《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的珍藏版演出。而杜普蕾与大提琴命运交缠的一生始于她四岁时对大提琴的“一见钟情”。当时她偶然间听到收音机里大提琴的声音,就要求要那样的乐器,从此展开了与大提琴之间的不解之缘。
杜普蕾生于年1月26日。年,由杜普蕾担任大提琴,巴毕罗里(SirJohnBarbirolli)指挥伦敦交响管弦乐队,演出英国作曲家埃尔加(E.Elgar)的大提琴协奏曲(CelloConcertoinEminor,op.85),由于杜普蕾全情投入的表演奠定了她在演奏舞台上的地位。
这支曲子是埃尔加献给去世的妻子的,也是作曲家毕一生之力创作的最后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可以说是埃尔加献给妻子的安*曲和自己的“天鹅之歌”。整支曲子情感起伏很大,真挚,同时又充满哲思,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很难掌握,因此演来难度颇大。在这张唱片里,杜普蕾也用尽了一生的才华,演绎了这首千古绝唱。
女性大提琴家少之又少,而有个性、有创见的女性大提琴家更是凤毛麟角,但是杜普蕾却是例外。相比其他男性大提琴家擅长用技巧把控乐曲节奏,杜普蕾是全身心投入,饱满的激情与充满力和美的表现,甚至有些奋不顾身。作为托特里埃和罗斯特波洛维奇的学生,杜普蕾没有笼罩在老师的光环下面,而是走出一条新路。
“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史塔克说:“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好厉害的史塔克,真是一语成畿啊!也许只有顶尖的艺术家才能理解自己顶尖同行的水准,史塔克听得出,杜普蕾是用生命在演奏,为了琴艺的完美,可以不惜一切。
果真,到了年,杜普蕾的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迫使她不得不中断演出活动,年她正式停止演出,并完成她最后的录音作品:肖邦与法朗克大提琴奏鸣曲。年,28岁时,在伦敦最后一次公开登台,在祖宾·梅塔的指挥下,演奏的曲目就是与她渊缘最深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从此因病告别音乐舞台。
杜普蕾一生中拥有三把名琴,其中一把是现代制作师的作品,两把则是史特拉第瓦里古琴,其中大卫杜夫如今为马友友所有。马友友曾经说过:“这把大卫杜夫(DavidoffStradivari)对我而言,他是我演奏过最好的乐器,我真的相信这把琴是有灵*的,而且也具有想像力。”
“如果我不会拉琴了,你还爱我吗”随着杜普蕾生病退出舞台,她和巴伦博伊姆的爱情也走向尾声。曾经的他们是乐坛的金童玉女,更是一段爱情佳话。
杜普蕾与巴伦博伊姆彩排实录
一九六七年,她在耶路撒冷和以色列籍钢琴家巴伦博伊姆(DanielBarenboim)结婚(巴伦博伊姆在一九七五年时,担任OrchestreofParis的指挥)。杜普蕾和巴伦博伊姆共谱恋曲,为古典乐坛留下佳话。他们不论在生活或是音乐上,彼此都是最佳的伴侣。
他们合作演出,很多乐评人说是奇妙的一对。杜普蕾和她的先生巴伦博伊姆也多次合作过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他们合作过的版本最常被人聆听与谈论的。主要原因是两人在浪漫派音乐上所采取的风格和手法,与布拉姆斯的严谨有很大的差别,杜普蕾在音乐中发挥了她自由的本性,完全挣脱出布拉姆斯音乐里给予大提琴角色的限制(乐曲中钢琴的地位较高),她捉住所有的机会展现她的魅力,而巴伦博伊姆则体贴而充满爱意地予以扶衬。
年杜普蕾查出患病后,巴伦博伊姆却也逐渐离开她的生活。先是每隔一段时间来探望她,一直持续到巴伦博伊姆在巴黎另组一个家庭之后,有了新家,回来的机会就更少了······最后就只剩下医师、护士和几个老朋友······巴伦博伊姆只留下她一个人慢慢孤独的死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