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五种引起颌面部的疼痛综合征
TUhjnbcbe - 2021/3/15 12:30:00

“肠道是一个巨大的抗原库,可以导致不同的交叉反应,不仅在APS中,而且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和狼疮中。”

在我们体内和体表有许多外来生物,数量和构成自己身体的细胞一样多。这些殖民者的一个特殊种群,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许多兴趣:胃肠道中的居住者,也被称为肠道菌群。寄生于这个空间的细菌和真菌,与人类共同进化了数百万年的时间。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共生的,保护我们抵御病原微生物,并帮助我们执行关键的代谢功能。

纽约大学的免疫学家GreggSilverman说:“它们决定着我们的营养摄入,也决定着我们的免疫设定点,以及我们是否能够处理炎症。”

肠道微生物可以制造一些蛋白质或肽段,它们的序列接近于我们自己的序列。这种分子模拟通常是无害的,除非当它导致免疫细胞响应我们天然蛋白质的时候。这可能导致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APS)——一种研究并不充分的疾病,特点是静脉和动脉的血液凝固以及流产和死胎。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可对一种称为β2糖蛋白1(β2GP-1)的蛋白质以及构成细胞膜的磷脂,产生高水平的血清抗体。

来自耶鲁大学的MartinKriegel和WilliamRuff发现,两种共生的肠道微生物——Roseburiaintestinalis和Klebsiellapneumoniae,可制造模拟β2GP-1部分的蛋白质,从而导致免疫耐受性的破坏,并导致APS的发展。

Ruff说:“肠道是一个巨大的抗原库,可以导致不同的交叉反应,不仅在APS中,而且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和狼疮中。”

虽然是微生物领域的一个流行观点,但是作为免疫交叉反应性的一个原因,分子模拟的机制仍然描述不充分。最著名的例子是,Guillain-Barré综合征,可导致瘫痪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十年前,研究人员发现,Campylobacterjejuni分子可用大脑中的脂质,驱动免疫交叉反应,最终导致疾病。

到目前为止,分子模拟在驱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假设的。Silverman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他指出:“Kriegel谈论的实际上是一个新的水平,并不是纯粹的病原性细菌引发了这些反应。”

Ruff说:“我认为,这个想法是一个潜在的范式转变!如果我们可以证明,共生交叉反应不仅发生了,而且实际上在驱动一种生理反应,那么这就是思考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一种全新方式。”

为了寻找肠道细菌在APS病因中发挥的可能作用,Kriegel的研究小组使用抗生素(如新霉素、万古霉素、甲硝唑肠道),选择性耗尽APS小鼠模型肠道中的细菌。他们发现,万古霉素和甲硝唑可预防疾病的发展,表明革兰氏阳性菌可能是APS的罪魁祸首。

APS的发展需要针对β2GP-1一个特定区域(称为结构域1)的自身抗体,所以Kriegel的研究小组接下来寻找具有模拟该结构域序列片段的肠道细菌蛋白质。利用BLAST比对工具,Ruff发现,来自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肠道菌的几个蛋白,与β2GP-1的结构域1同源。为了缩小候选者的范围,他选择了可以被B细胞和T细胞识别的蛋白质,这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可能性。最后,它归根到底是一种常见的下小肠或结肠黏膜居民,称Roseburiaintestinalis和Klebsiellapneumoniae。”从粪便样本分离出的细菌16SrRNA测序证实,R.intestinalis和K.pneumoniae存在于APS患者中。

R.intestinalis和K.pneumoniae是厌氧菌,使它们本来就很难培养。在耶鲁大学AndrewGoodman的帮助下,Kriegel的团队开发了一个厌氧室系统,具有大气控制,可在实验室不戴手套进行处理。因此,Ruff能够培养这些难培养的微生物,并分离可能模仿β2GP-1结构域1的蛋白质。他目前正在用APS患者的血样和粪便样本测试,宿主抗体是否可结合这些细菌蛋白。

为了揭开针对这些蛋白质模拟的自身抗体制备机制,研究人员决定研究APS患者的T细胞。他们开始收集关于“T细胞受体结合的显性抗原表位”的信息。Kriegel说:“这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

据Ruff介绍,关键是挑出抗原特异性单细胞并确定其免疫学特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该小组正在开发一种功能性的四聚物——一种构造,包括多个可以结合特定抗原的分子,可结合APS患者的一个显性抗原。Ruff说:“我们已经很接近,但验证研究正在进行中。”开发这种四聚物,将让该研究小组识别APS患者样本中特定于R.intestinalis和K.pneumoniae的T细胞,并首次提供机械证据表明,共生细菌的分子模拟可以导致APS发展。

Silverman说:“能有这样一种明确的范式,和研究一种相对简单的分子机制,不仅对于患者,而且对于一般的领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除了揭露负责交叉反应的机制之外,该研究小组也

TUhjnbcbe - 2021/3/15 12:30:00
五种引起颌面部的疼痛综合征

1.三叉神经痛

2.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3.非典型面痛

4.舌骨综合征

5.面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1

三叉神经痛

临床综合征许多患者因三叉神经根在出脑干处被扭曲的血管压迫,从而引起三叉神经痛。听神经瘤、胆脂瘤、动脉瘤、血管瘤以及骨性结构异常也都可能引起神经压迫。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程度和丛集性头痛相似,剧烈疼痛会导致自杀,所以应该作为急症处理。刷牙、剃须和洗脸等触摸脸部的日常活动都会诱发三叉神经痛。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约2%-3%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有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也称为痛性抽搐。

刷牙触发了疼痛的发作

体征和症状三叉神经痛为脸部三叉神经支配区的间断性疼痛,97%的病例为单侧疼痛。少数双侧三叉神经痛会累及到相同的神经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受累占绝大多数患者,第一分支受累小于5%。57%的单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部位在右侧。疼痛的特点是阵发电击样疼痛,持续数秒至两分钟以内。从发作进展到高峰非常迅速。

急性发作时常伴随着焦虑。疼痛时容易有睡眠不足,进而加重焦虑或抑郁。同时伴有多发性硬化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疾病所特有的欣快样的痴呆。医师应该安慰三又神经痛的患者,告诉他们三又神经痛基本都可以被控制。

2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临床综合征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特点是关节自身的疼痛放射至下颌、耳、颈和扁桃体。颞下颌关节是一个真关节,以纤维关节盘分为上,下两个腔。此关节盘的内部系乱可能会导致疼痛和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然而关节囊外的因素所导致频下领天节终痛更常见。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神经的分支支配。颞下颌关节功能系乱所累及的肌肉包括颞肌、咀嚼肌、翼外肌和翼内肌、斜方肌以及胸锁乳突肌

体征和症状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疼痛经常伴有头痛,使得其难以和紧张性头痛区分。精神紧张常常是个促发和加重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因素。牙齿咬合不正可能在其进展中也发挥了作用。颞下颌关节的内部紊乱和关节炎表现为张嘴和闭嘴时发出咔嚓声响。如果不处理,患者可能会感到在前述区域的疼痛加重,同时下巴活动与张口动作受限。

精神紧张常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诱发因素

当触摸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所累及的肌肉时,可以发现激痛点。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出现捻发感提示其为关节炎而非肌筋膜所造成的功能障碍。

3

非典型面痛

临床综合征非典型面痛(又名非典型面部神经痛)是一种异质群体的疼痛综合征,疼痛会一直持续,但疼痛程度差别较大。非典型面痛几乎总是单侧出现,疼痛特点是酸痛或抽痛。大部分非典型面痛的患者为女性。患者感觉疼痛在三叉神经分布区,但疼痛感有明显神经分布区重叠。

非典型面痛患者经常揉搓面部,而三叉神经患者不会

精神紧张是非典型面痛的诱发因素或加重因素。一些患者会出现抑郁和睡眠障碍。部分非典型面痛的患者会有面部外伤、感染或头部肿瘤病史,但大部分的病例并无明确的病因。

体征和症状非典型面痛的性质是钝痛和酸痛,其强度可能有不同。非典型面痛常重叠了这些分支的分界。非典型面痛的患者没有诱发区域。

4

舌骨综合征

临床综合征舌骨综合征是由附着在舌骨上的茎突舌骨韧带出现钙化或炎症而引起。在舌骨综合征中,茎突舌骨韧带在其尾端附着于舌骨处形成钙化。

在舌骨综合征中,茎突舌骨韧带在其尾端附着于舌骨处形成钙化

其他附着于舌骨的肌腱炎也可能引起疼痛。患有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的患者易于发生舌骨综合征,因为茎突舌骨韧带在此疾发炎和钙化的病中有钙化倾向。

体征和症状舌骨综合征的疼痛特点是随着下颌的活动、脖子的转动或吞咽而发生的刺痛和刀割样疼痛。疼痛由下颌角开始,然后放射到颈部的前外侧;常累及同侧的耳部。部分患者会主诉咽部异物感。将局麻药和激素注射到茎突舌骨韧带附着于舌骨的大角处既是诊断方法,同时也是治疗方法。

舌骨综合征的疼痛呈刺痛和刀割样疼痛,在下颌活动、脖子转动或吞咽时发生,疼痛由下颌角开始,然后放射到颈部的前外侧

5

面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临床综合征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并非面部和颈部疼痛的常见原因。显然此疾病在患者中的表现相对一致,而且颈部和面部的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与其上肢或下肢的表现相对应,但常会误诊。为了治疗患者疼痛,可能出现过度的诊断和治疗操作。所有患有面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患者都有外伤史,可能表现为:软组织、牙齿或面部骨骼的急性损伤、感染、癌症、关节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

继发于全面部骨折的重度面部畸形患者A为术前的面部照片

B为颅骨三维重建CT显示牙齿咬合区的下颌骨骨折,左侧中面部产重骨折移位,右侧面部骨质缺损

C为基于CT三维重建图像制作的立体模型辅助手术治疗

体征和症状面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特点是烧灼痛,疼痛经常累及皮肤和黏膜,常伴有痛觉超敏,但不会沿着颅神经或周围神经走行。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常有激痛点,特别是口腔黏膜,会有皮肤和黏膜营养的改变。也可以观察到汗腺调节神经和血管运动神经的变化,但并不如四肢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患者的表现明显。面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患者为了减少疼痛,常有拔牙的病史,他们也常伴有明显的睡眠障碍和抑郁。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常出现于面部外伤后,如拔牙等

本文相关素材来源:《常见疼痛综合征》,如需要请扫码进行购买

扫码进入线上课堂获取更多知识:

郑大解剖学·年线下课程表

筋膜点临床带教班

时间

地点

详情

2.25-3.3

郑州

已结业

3.25-31

已结业

4.15-21

已结业

5.18-24

已结业

6.24-30

已结业

7.22-28

已结业

8.12-18

人员已满

9.13-20

报名中

10.1-7

报名中

12.16-22

报名中

学费:原价元,全额缴费享受优惠价元,团报/3人:元

时间:7天(理论4天,临床带教2天,病例总结分析1天)

优惠:免费送郑大解剖学微课VIP(价值),送书籍:《人体姿势评估与解剖学分析》和《周围神经卡压与解剖学分析》,颁发认证证书,每期15人

周围神经功能临床诊疗班

时间

地点

详情

4.5-7

郑州

已结业

5.10-12

已结业

6.7-9

已结业

7.12-13

已结业

8.23-25

人员已满

9.6-8

人员已满

10.8-10

人员已满

11.8-10

报名中

时间:3天(课前辅导+理论+实操+病例分析+课后跟踪指导)

费用:元/人,团报/5人:;

优惠:免费送郑大解剖学微课VIP(价值),送书籍:《人体姿势评估与解剖学分析》或《周围神经卡压与解剖学分析》,颁发认证证书,每期30人

张老师:(同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种引起颌面部的疼痛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