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脊髓蛛网膜炎
TUhjnbcbe - 2021/5/7 4:41: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210423/8878705.html
福建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s://m.sojk.net/yunfusp/26368.html

脊髓蛛网膜炎(spinalarachnoiditis)是因蛛网膜增厚与脊髓、脊神经根粘连,或形成囊肿阻塞脊髓腔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1.感染性可原发于脊柱结核硬膜外脓肿和脑膜炎等,也可继发于流感、伤寒、产褥感染等。

.外伤性脊髓损伤、反复腰穿等,可产生脊髓、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不同程度的撕裂、出血,导致蛛网膜增厚与脊髓粘连或形成囊肿。

3.化学性鞘内注射药物或脊髓造影所用的碘油刺激所致。

4.其他如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椎间盘突出、脊柱先天畸形等。

病理

病变以胸、腰段多见。蛛网膜呈乳白色、混浊、不规则增厚,或为瘢痕组织,可与脊髓、软脊膜、神经根和血管发生粘连并伴有血管增生。仅累及1~个节段为局限性;多个节段呈散在分布为弥漫型;如粘连累及增厚的蛛网膜形成囊肿则为囊肿型。

临床表现

多为慢性起病,逐渐进展,少数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因累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为单发或多发的神经根痛,感觉障碍多双侧不对称,常呈神经根型、节段型或斑块状不规则分布。运动障碍为不对称的单瘫、截瘫或四肢瘫。局限型症状常较轻,弥漫型则较重,囊肿型脊髓蛛网膜炎与脊髓肿瘤的临床表现相似。病程可有缓解或加剧。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初压较低,弥漫型和囊肿型可导致椎管完全阻塞。脑脊液呈淡*色,淋巴细胞数接近正常而蛋白显著增高,甚至脑脊液流出后可自动凝固,呈Froin征。

.椎管造影可见椎管腔呈不规则狭窄,碘油呈点滴状或串珠状分布,囊肿型则表现为杯口状缺损。

3.MRI能明确囊肿性质、部位、大小,并能了解病灶对周围重要组织的损害情况。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慢性起病,既往病史,临床症状的多样性,体征一般不对称,病程有波动,腰穿及造影结果分析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1)脊髓肿瘤:起病缓慢,有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并与受压的脊髓节段相对应。脑脊液有时呈淡*色,MRI增强扫描及椎管造影有助鉴别。但囊肿型脊髓蛛网膜炎与脊髓外硬膜内肿瘤在术前不易鉴别。

()颈椎间盘突出:多见于中、老年人,单侧或双侧上肢根性疼痛常见,手或前臂可有轻度的肌萎缩及病理反射。脑脊液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细胞数正常。颈椎平片可见病变椎间隙狭窄,颈椎生理弯曲消失。MRI可见颈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

(3)多发性硬化:通常为亚急性起病,多呈缓解和复发病程,有两处或多处病变的体征,头颅CT、MRI提示脑白质、脑干和小脑等多处病灶。

治疗

病因治疗,如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等。弥漫型或脑脊液细胞明显增多者,不宜手术,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扩张药、B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囊肿型可行囊肿摘除术。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诊断学急症处理传染病种系统解剖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脊髓蛛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