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四肢颤抖行动迟缓6年,都是因为这个病
TUhjnbcbe - 2021/5/9 2:53:00

云浮69岁的王姨四肢颤抖乏力、行动迟缓6年,一度以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最终确诊为帕金森病。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值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来临之际,医生呼吁,全球超三成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国,提高疾病知晓率刻不容缓。

ONE

69岁阿姨四肢颤抖,起床困难

家住云浮的王姨(化姓)年轻时行动利索,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据她回忆,早在6年前,就隐隐约约发现自己右侧的肢体有些轻微的颤抖,还提不上劲。一开始以为是年纪大衰老的正常表现。后来肢体乏力的症状愈发严重,医院就诊。“医生说是脑萎缩。”王姨的媳妇田小姐(化姓)介绍,当时以为脑萎缩是老年人衰老的正常现象,所以在服药一段时间后,王姨及家人便没过多留意身体的变化了。

大约在两年前,王姨右手经常在休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抖动,情绪紧张或者激动时,抖得更加严重。后来,还发展到四肢都颤抖,连起床、翻身都变得异常困难。“走路越来越慢,也不敢下蹲,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连吃饭端碗都抖个不停。”田小姐说。

为寻求进一步诊疗,4月1日,王姨在家属的陪同下,医院。

TWO

帕金森病极易被误诊

该院接诊的神经内六科主任胡运新仔细观察患者的表现,结合病史,认为是帕金森病的可能性较大。“患者核磁共振可以看见轻度弥漫性脑萎缩,但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肢体僵硬等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

给予抗帕金森病对症治疗后,王姨的症状明显好转,将于近日出院。“这两天手明显不抖了。”田小姐说。

胡运新介绍,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排名第二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65岁以上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7%。但由于不少患者帕金森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很多中老年人未能在早期及时就诊和接受治疗。“有的患者没有肢体颤抖的症状,仅表现为头颈僵硬、动作慢,容易被误诊为颈椎病;有的患者表现为‘闷闷不乐’,面部表情减少,呆滞、木讷,笑容逐渐消失,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有将近万的帕金森病患者,这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胡运新强调,帕金森病虽然还不能治愈,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通讯员郑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雪华

专家简介

胡运新

医院神经内六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学组组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学组秘书、广东省基层医药学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疾病MDT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帕金森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专科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修复学会精准治疗分会委员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神经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神经科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治疗,擅长记忆障碍、痴呆、眩晕、脑血管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头痛、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参研多项省级临床科研课题,《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第一版副主编,发表脑血管病、痴呆等疾病学术论文多篇。

专业特长:1.记忆障碍、老年性痴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帕金森病合并痴呆等认知障碍性疾病的预防、评估和诊治。2.各种头晕伴或不伴耳鸣、听力下降、复视、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的病因诊断,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治。3.急性脑梗塞和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恢复期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的管理和脑梗塞的2级预防。4.老年患者的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的诊断和治疗。5.各种原发性头痛急性期、慢性发作的诊治和预防。

医院简介

医院

医院、事业单位

医院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三医院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直医保、省直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内异地就医直报定点医疗机构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办院思路:技术建院、质量建院、创新建院

核心价值观:更专业、更有效、更经济

医院愿景: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

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肢颤抖行动迟缓6年,都是因为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