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罕见病患者或罕见病基因的携带者。
人的基因平均都有7到10组基因存在缺陷。全球已知的多种罕见病中,80%是由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病。只要生命繁衍生息,就有发生罕见病的可能。
在已发现的多种罕见病中,只有约10%有对症药物。对于患者来说,有药可用已属幸运。然而,在国内,由于患者人数少、商业回报前景不明,罕见病药物研发少有企业问津。已上市的罕见病药物,因为大多定价高昂,患者难以企及。这带来了医学之外的难题。
针对高额费用,从地方到国家,不同层面的保障机制陆续出台。地方率先探索罕见病保障机制,以期减轻当地患者的负担。探索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报销之后的自付费用,大多数患者仍然无法承受——医保「最后一公里」依然崎岖。
不仅如此,低统筹层次背景下,地方探索客观上加剧了全国性的不公平,「同病不同命」成了很多患者需要面临的残酷现实。
浙江绍兴的王元*原本已经给儿子王玉设定了「死期」——3年。
年1月,两岁的王玉被确诊为「庞贝病」。这是罕见病「糖原累积病二型」的别名。发病前,患者与健康人无异。发病后,早发型患者常于1岁左右死于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晚发型则常死于呼吸衰竭,多于1岁后发病,甚至可晚至60岁后。
庞贝病有药可治,但价格昂贵。目前唯一的有效药物阿糖苷酶α(商品名:美而赞)需根据患者体重计算用量,终身服用。药费会从一年几十万元,增长到几百万元。
如果足量使用,王玉可以健康长大与常人无异;如果减量或者停药,则会随着疾病进程,致残致死。按照王元*的计划,自己和妻子各自住到单位宿舍,然后卖掉家里唯一的房产,可以拿到多万元。这笔钱也只够让儿子尽量足量用药3年。
彼时,相关药物在当地还没有报销*策。「那个时候看起来,这就是个无底洞。」王元*说。他觉得还要为另外一个女儿负责,为整个家庭的未来做打算,所以给儿子定了3年的期限。
因为药费昂贵,患儿家长一般只能选择减量使用或者寻找国外代购。因属于遗传疾病,很多国内庞贝病家庭中存在多个孩子患病的情况,他们只能轮流用药或者把唯一的用药机会让给情况最差的。而绝大多数成人患者则直接选择放弃用药。
但到年底,王元*和儿子「得救」了。
年12月31日,浙江省发布建立本省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的通知,明确患者个人年度药品费用实行10万元封顶,并将组织罕见病用药谈判。
年6月24日,浙江省公布罕见病特殊药品谈判结果,阿糖苷酶α被纳入浙江省罕见病用药保障支付范围。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保*策专家对「偶尔治愈」这样评价国内罕见病医疗保障现状:
「总的趋势是好的,但问题比较多,面临挑战比较大。目前来看,药监这块走得最快,在优先审评审批上,对罕见病药物做了一个制度性安排。但是医保这一块,这10来年陆续有一些罕见病(药物)进入医保,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运作模式。」
困局:有药了,但买不起
过去三年,国内罕见病「无药难题」得到缓解。患者曾经强烈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