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Takotsubo综合征的发病可能涉及脑-心之间的联系。在应激/自主脑区域的异常活动和连接下,情绪和/或生理应激源可能诱发夸大的系统反应,导致Takotsubo综合征的发展。
大脑的图片来自免费软件SPM12中的磁共振成像模板。一名Takotsubo综合征患者的左心室造影来自Suzuki等人。vmPFC,即腹内侧前额叶皮层。
长期以来,脑与心脏的联系一直被认为是Takotsubo综合征(TTS)发展的关键因素,也被称为“应激性心肌病”。因为在TTS的大多数病例之前都有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应激相关的脑区,如边缘系统(岛叶、海马回、杏仁核等)、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和脑干被认为是TTS发病的神经基质。这一概念也与儿茶酚胺假说的TTS是一致的,因为交感神经活动随着应激相关区域活动的增加而增强,这些区域与大脑自主神经中心很大程度上重叠。在对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患者(包括7例TTS患者)的回顾中,TTS的主要特征是岛叶损伤。脑干具有自主神经中枢,如孤束核和延髓头端腹内侧,其病变与多发性硬化症复发时TTS的发作有关。这些神经学病例支持了边缘系统和脑干的损伤与TTS的发展有关的观点。
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脑活动,包括海马回和脑干,在TTS发病后的第1~4天增加。这种异常的脑激活可以缓解,但即使室壁运动异常完全恢复后(发病后28~39天)仍有一定程度的保留。相反,vmPFC的活性在TTS的急性期和慢性期都降低了。对脑结构和功能磁共振图像的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甚至在发病1年后,TTS患者的岛叶和杏仁核萎缩以及与其他脑区域的连接改变,包括vmPFC和海马回。这些TTS发病后的神经影像学发现表明TTS存在长期的心理压力,以及异常的神经活动与TTS的发展有关。
Radfar等人的研究发表在本期《欧洲心脏杂志》上,是首个在TTS发病前评估大脑[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pet/CT)的研究。对例接受18F-FDG-PET/CT临床显像的患者(平均年龄67.5岁,72%为女性,86%为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手工测量杏仁核活动(AmygA),其中41例随后出现TTS(显像后2.2年),63例对照。在调整TTS危险因素后,后续TTS患者的基线AmygA值更高(P=0.)。AmygA越高,患TTS的几率就越大,校正后的回归分析[标准化比值比(OR)1.64,95%可信区间(CI)1..61,P=0.]和独立预测继发TTS在校正了TTS危险因素之后[标准化危险比(HR)1.,95%CI1..,P=0.]。在发生TTS的患者中,AmygA高的患者(均值1SD)比AmygA低的患者早2年发生TTS(β-2.72,95%CI-5.12~-0.32,P=0.)。在调节vmPFC的活性后,AmygA和TTS之间的关系甚至更加紧密,而vmPFC在减少应激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回顾的和人工(不是自动的,不是全脑的)分析有内在的局限性,Radfar等人的这些发现阐明了脑心联系代表TTS发展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Radfar等人的工作提出了至少两个未来方向的可能性。首先,目前尚不清楚AmygA和/或其他应激/自主相关的大脑区域的活动是否也与TTS的复发有关。TTS的复发率为1.8%/患者年,发病后25天至9.2年。一项有趣的研究报告称,22例TTS患者中有16例在发病1个月后出现局部心脏壁运动改变(灌注缺陷和/或壁运动异常),而11例对照组中没有一例出现应激引起的异常。3例心脏对精神应激反应异常的患者在间隔6-4个月的时间内经历了TTS复发。应激/自主相关脑区活动异常的患者是否有较高的TTS复发率值得研究。第二,目前尚无治疗TTS患者异常脑活动的方法。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与降低AmygA有关,这表明对应激的干预和由此产生的应激/自主相关脑区异常活动的改善可能对降低TTS发展风险有效。
最后,心脑联系并不是TTS特有的现象,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广泛存在。AmygA的增加也可能预示其他与压力相关的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的风险。海马回的活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较低,与抑郁和认知障碍有关。与应激相关的神经活动升高可能是治疗的靶点去减少TTS和其他应激相关心血管疾病,包括慢性心力衰竭。
Brain–HeartConnectioninTakotsuboSyndromeBeforeOnset-Medscape-May14,.
推荐阅读
干货
通过一个病例认识胺碘酮的肺*性
心电图解析
既往心梗,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如何解释?
心电图解析
胸痛后心电图改变你能想到什么?温故知新!
心电图挑战
不结合临床的心电图就等于耍流氓,不服来战!
年ESC关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心脏病学和运动指南的“十诫”
墨染茶香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