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关于医药现状及发展的思考是永恒的命题,它涉及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个话题既敏感又脆弱,它率领我们感受底层阶级的苦难,体验金字塔顶端的荣耀,我们将它捧出来与世界对话,还请记得对其温柔保护。
”7月5日正式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点映预售之际便引发了强烈反响。电影由新人导演文牧野执导,讲述神油店店主程勇(徐峥饰)受吕受益(王传君饰)等白血病患者所托,从印度代购白血病仿制药、后因售卖假药被捕入狱的故事。
电影放映前,海报风格和徐峥等演职员表迎合了我的惯性思维:这是一部喜剧。而当帷幕拉开,中文片名《我不是药神》下方Dyingtosurviv的英文译名让我“虎躯一震”——向死而生,莫名的沉重感顿时笼罩心头。
1
疾病,预防重于治疗
我的一位领导,曾经跟我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类人会真正在意养生:一类是老人,因为害怕生病;一类是病过的人,因为知道健康的珍贵。
那么,我希望引起全民讨论的《我不是药神》之后,所有的人们,都会珍爱自己,珍爱家人。这,才是这部电影最伟大的意义。
有个事实大家也许不曾想过:医学发展到今天,能真正治好的大病,其实极其极其有限。
别说癌症了,就说高血压糖尿病,就说脑梗塞冠心病,甚至就说类风湿关节炎……有几种病是医生能真正彻底治愈不复发的呢?
就算电影里说的正版瑞典格列宁,也只能延长慢粒白血病人的存活期而已。不是治愈,而且药不能停!
就像美国特鲁多医生那句被广为传播的墓志铭:偶尔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
不仅“我不是药神”,这个世界上,也没有谁是药神,能救命的,只有自己。在疾病来临之前,好好生活,选择正确的饮食方式,注重保养。
(请别误会,并不是说生病的人都是怪自己没保养好,活该得病,毕竟有的病还是遗传呢,毕竟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还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呢。我的意思是,尽量做到力所能及的改变。——“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