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由英国作家J.K罗琳所著书籍《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入选其中,被推荐给小学5年级至6年级的孩子们。
乔安娜·罗琳当年埋头写作《哈利波特》的时候,一定不敢想象,这部小说会风靡全世界,各国儿童和成年人都为这个魔法世界而痴狂。
跟很多作家一样,罗琳知名前,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挣扎。她曾经的生活甚至可以用“黑暗”来形容:母亲早逝,婚姻破裂,丈夫家暴,负债累累,一度靠领救济金生活……在人生的前半程中,她像无数的平凡人,有些软弱,犯过错误,在生活中有些随波逐流,频频碰壁。只不过,她坚持了一件事——写作,最终这份坚持将她从泥沼中拉了出来。
乔安娜·罗琳的经历,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坚持与勇气的故事。
NO.1成为“故事大王”
乔安娜·罗琳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她出生在英国西南区的一座乡间小镇,父亲彼得·罗琳是一名退役海*士兵,母亲安妮曾经是妇女皇家海*服务队的成员。当年,这对年轻人一见钟情,很快陷入狂热的恋情中,不顾彼此家人的异议而走到了一起。婚后,他们搬到了这座小镇生活,很快迎来了他们的长女乔安娜·罗琳,两年后又有了次女黛安娜·罗琳。
家庭人口渐长,彼得找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程师工作,而安妮则在家里照顾年幼的孩子。姐妹俩年龄相近,感情很好,整日在温馨的小屋子里玩闹嬉戏。安妮喜欢读书,家中有一间书房,书架上摆放着不少小说故事集,这些书便成了孩子们的童年“玩伴”。
除了读书,乔安娜和妹妹还会与邻居家的小孩一起玩游戏。邻居家的波特兄妹年纪跟她们差不多,四个小孩子从家里找了黑色的布,当作斗篷披在身上,假扮成巫师和女巫,骑着扫帚在街上跑,幻想自己能飞上天。这段美好的童年经历,后来兜兜转转成了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构想源泉。
在同龄小伙伴中间,乔安娜是个故事大王,她记着许多从书上看来的故事,跟大家分享讲述时,还会加入自己的即兴发挥,很受朋友们欢迎。起初她最喜欢看的是《柳林风声》这类的儿童故事,读小学后,她开始读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都是她的最爱。等上了中学,乔安娜又喜欢上简·奥斯丁与杰西卡·密特福德的作品。这些作家的经历与观念深深打动了她,也极大影响了她日后的创作。
读中学的时候,乔安娜因为阅读积累丰厚,成绩优异,每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她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但这种出风头的举动也为她带来了各种误解,不少学生们讨厌自命不凡的优等生,在背后嘲讽她为“万事通”。只有真正了解她的朋友们才知道,其实乔安娜只是一个有些文静害羞,满脑子有趣故事的普通女生罢了。
私底下,乔安娜在悄悄编写原创故事,却不敢拿给其他人看。幸运的是,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发现了乔安娜的才华,她不仅鼓励女学生们勇敢追求家庭外的职业成就,更建议具有文学天赋的乔安娜坚持写作,朝着成为作家的道路努力。
但那时候,对乔安娜来说,成为作家更像是一个遥远得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
NO.2理想与面包
乔安娜和黛安娜年纪大了些,她们的母亲终于不需要整日照看家庭,便打算重新上班。安妮找了一份学校实验室的工作,每天和两个女儿一起上学放学,母女三人走在校园里,简直像亲密的三姐妹。彼得的事业也蒸蒸日上。此时的罗琳一家,过着最平凡而幸福生活。
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一个意外发生了。
安妮的身体渐渐出现毛病,她的行为变得明显迟钝了不少,四肢经常跟不上脑袋指挥,有时连餐具都拿不住,医院检查又没找出原因。
某天,乔安娜正在教室里上课,实验室的老师突然急匆匆赶来:“不好意思,我需要跟罗琳小姐说点事。”
原来,安妮刚刚在实验室忽然晕倒了,医院。乔安娜和家人立刻赶到,医生告诉他们,安妮患上了一种叫“硬化症”的疾病,她的神经系统已经坏损,身体将会慢慢失去控制能力,脏器也会逐渐衰竭。更令人绝望的是,这种病没有治愈方法。
母亲的病情让少女乔安娜陷入了恐惧与不安。像很多叛逆期的少年那样,她开始抽烟,化夸张的烟熏妆,穿戴上朋克风格的衣饰。但她不敢彻底堕落下去,仍然维持着不错的学业功课,因为她知道,母亲如果发现自己学坏,一定会非常失望难过。
在乔安娜即将高中毕业的时候,安妮的健康每况愈下,已经找来律师立下遗嘱,分配好了自己的身后财产,那时候她还不到四十岁。彼得一直尽心照料着妻子,可谓无微不至。但是,面对着至亲至爱之人的生命流逝,无论是做丈夫的还是做女儿的,都长年被笼罩在疾病和死亡的阴影中。
读大学本来应该是乔安娜暂时逃离压抑的契机。但18岁的乔安娜又遭遇了一大打击:她落榜了,与心仪的牛津大学失之交臂。更让她伤心气愤的是,另一所私立中学的姑娘跟自己成绩相同,被牛津录取了,而牛津却把就读于公立中学的自己拒之门外。
落榜的痛苦让乔安娜更加郁郁寡欢。退而求其次,她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埃克塞特大学。不过在专业选择时,她和父母的意见起了冲突。
乔安娜一直热爱阅读写作,当然想读英文专业。但她父母却认为,英文专业在毕业后职业选择非常有限,薪水和发展前途也不容乐观。他们想让女儿读法文专业,以后可以从事双语秘书等文职工作,就业面较广。
作为父母,他们也许知道女儿对文学的热爱,但那又怎么样呢?她以后真的能成为作家养活自己吗?比起这条看不清摸不透的道路,他们更愿意女儿将来过得平凡稳定,衣食无忧。
在兴趣与现实考量面前,乔安娜再一次让步了,她选择听从父母的劝告,报读了法文专业。
进入大学后,乔安娜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按照自己制定的阅读计划,读了成堆的文学作品。那段时间,她又迷上了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这部作品里宏大的架空魔幻世界让她如痴如醉。毕业后多年里,她一度四处漂泊,但总是随身带着一本破旧的《魔戒》。
在专业学习上,乔安娜只是个徘徊在及格线边缘的普通学生,但她在另一个地方找到了自己的发光舞台。
距离大学不远的镇上有一间黑马酒吧,是大学生们平日聚会闲聊的好去处。乔安娜在那里认识了不少同伴,她再次发挥了讲故事的特长,吸引了大批听众。
除此外,她在图书馆被一个身材有些微胖的男生搭讪,对方叫阿尔伯特,是社会学院的学生。阿尔伯特说,自己已经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