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最常累及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起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目前认为该病是导致年轻人神经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然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参与疾病的进展。同时,越来越多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表明多发性硬化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几乎所有关于MS的GWAS研究都是基于高加索人群,实验中得到的很多风险危险并不能在中国MS病人身上得到验证。
吴志英团队自年9月至年6月收集了例复发缓解型MS(relapsing-remittingMS,RRMS)患者及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第一阶段的入选人员,运用SequenomMassArray技术对8个GWAS研究发现的与MS转录调节相关的风险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分型。第一阶段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仅有EOMES基因rs位点可能与MS发病风险相关,患者中携带T/T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2=10.,p=0.),T等位基因提高MS发病风险(??2=10.,p=0.)。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一阶段的结果,自年4月止年6月又连续收集44例RRMS患者及名健康志愿者,通过Sanger测序技术进行SNP位点检测,进一步分析M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之间的差异。在第二阶段及联合分析结果表明rs位点T等位基因依然能够提高MS的发病风险(??2=4.,p=0.03;??2=16.,p=1.59×10-5)。
结论:本项研究研究不仅验证了EOMES基因多态性位点rs与中国RRMS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同时为新的RRMS治疗方法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1.ChenSZJ,LiuQB,ZhuangJC,WuL,XuYF,LiHF,WuZY,XiaoBG.VariantofEOMESAssociatedwithIncreasingRiskinChinesePatientswithRelapsing-remittingMultipleSclerosis.ChinMedJ(Engl);:-.
往期精彩回顾前沿资讯
中国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亨廷顿猪模型
科研交流
美国UCLA教授赴我院访问交流
实用信息
外院患者检测采样流程及注意事项
疾病科普
线粒体脑肌病的遗传诊断分析
疾病科普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