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脑卒中小知识课堂之脑卒中如何预防
TUhjnbcbe - 2022/2/27 13:24:00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年轻化,脑卒中正每年呈井喷态势增长,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残疾的首位病因。

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脑卒中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最基础的原因。其中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如何预防脑卒中?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针对性进行干预,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脑卒中。

01生活方式

注意调摄精神情志,切忌过分激动如愤怒、焦虑、兴奋、大恐等;谨防跌扑摔倒;平素用力不可过猛(如大便、剧咳)及劳累过度。

注意饮食调理,清淡饮食、少食肥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不良的嗜好,应戒烟、限酒、避免久坐等;适度增强体育锻炼,预防卒中,体育锻炼不可少;

关元白日灸:每年从立冬日起,将艾点燃,对准关元灸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红润为度。连灸天,可预防中风发生。

02药物预防

对已有脑卒中症状或已发生卒中的患者而言,需要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此时除了继续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卒中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行干预以预防再发。研究证实,一些中药复方能有效地防治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倾向,有一些有名的活血化瘀古方,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和补阳还五汤等均不同程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西医治疗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等降低血栓风险,预防脑卒中的再发。

03防治高血压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核心环节,降压一定要达标。预防卒中,科学管理血压至关重要。

04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系数增加3.6倍,血糖异常加速脑血管病的发展,与脑卒中复发有关。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05防治血脂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较大。治疗中度高胆固醇血症,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19%~31%。

06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约有20%为心源性栓塞,其中以心房颤动最为重要。

虽然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但是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转变观念,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及早针对性治疗,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远离脑卒中。

医院脑病科

医院脑病科,是宜宾市独具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的临床专科。对脑血管疾病、头晕、头痛、焦虑抑郁状态、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神经系统感染、认知障碍、癫痫及周围神经病等脑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

科室积极进行卒中中心建设,开通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开设卒中单元,开展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使急性脑卒中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诊治。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早期神经康复,大大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了脑卒中的致残率、死亡率。

科室医护人员技术精湛,服务一流,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为“健康大脑”保驾护航。

诊疗范围:

1.脑血管疾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药物滥用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3.头晕:前庭神经元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等;

4.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

5.周围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周围性面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GBS)等;

6.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等;

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性脑炎、结核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CJD等;

8.焦虑抑郁状态、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癫痫、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等;

门诊地点:医院门诊二楼

-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卒中小知识课堂之脑卒中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