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未来科技
追求生命永续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愿望。如今,人类正在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长寿时代。
现代医学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改变了人与其自身,与疾病和死亡的联系,在过去的三百年里,在欧洲中部,即便是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平均预期寿命都大幅提高,在21世纪已达到70岁,而这在19世纪却被视为“高龄”。
二战之后,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抗生素的发明,让人类平均寿命大大提高,并且,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更新,人类的平均寿命还在增长。而寿命不断增加背后,则是抗衰老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是否会突破寿命的极限?又将走向一个怎样的长寿未来?
生命的进化
数十亿年前,地球上诞生了生命,生命受环境的胁迫而不得不进化、升级的同时,便也出现了死亡。而生与死之间的时长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寿命,可以说寿命是始于生、终于死的一段时间历程。
因此,从一开始,死亡便是生命进化、升级的必需之物,没有生死便不会有进化,生命正是在生与死的迭代中重复并更新着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这就是寿命的本质。当然,随着生命体的进化,寿命也有了不同时长和诸多类型。
在年以前,人类的寿命不过30多岁,超过40岁的就是高寿了,非常罕见。而现在,40岁也只是所谓的“英年”而已。国家卫健委在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才宣布,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在年已达到77.3岁。而年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预计,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78.3岁。
世界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年世界卫生统计》(统计截至-年)显示,全球人口寿命在不断延长,伴随的健康状况也在不断改善。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从0年的66.8岁增加至年的73.3岁,健康预期寿命(HALE)从58.3岁增加至63.7岁。其中,健康预期寿命是指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的情况下可预期的平均寿命,不包括由于疾病或受伤而导致的健康状况不佳的时间。
当然,并没有哪一条生物法则规定我们能活的时间是有限的,也没有哪种科学强制规定平均死亡年龄必须是80岁,更没有哪条法则强制规定人类在80岁之后必须死。事实上,《创世记》35:28章节就宣称以撒活到了“一百八十岁”。
寿命的另一个概念,就是“最大寿命”,目前人类的最大寿命一般认为是岁左右。从有记录的历史来看,基本上没有超过岁的人类。实际寿命与最大寿命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前者基本上是随机的,后者则是进化的结果。所谓的近年来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了,或者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延长寿命了,基本上都指的是前者,而人类的最大寿命在这个时间段里并没有什么增长。
不过,对于最大寿命来说,科学界目前依然有所争议。前世界上公认的计算方法有3种:
其一,细胞衰退学说。细胞衰退理论认为,人体细胞到30岁达到完全成熟,此后开始走下坡路。所有器官逐渐衰退,每一年下降1%,年的时间正好完全衰退,再加上之前的30年,人类寿命最长为岁。
其二,细胞更换学说。对所有动物来说,用细胞分裂次数乘以分裂周期得出的就是自然寿限。人一生中细胞一共要分裂50次,每次分裂周期平均为2.4年,因此寿命应为岁左右。
其三,性成熟周期学说。人类在14岁左右达到性成熟,性成熟期的8-10倍即为人的寿命极限,即岁-岁。在中医古代典籍中,也有过关于“人能活多少岁”的说法。《*帝内经》有言:“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尚书》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可见,人类寿命的极限是中外医学都可达成共识的:人的寿命应该在-岁左右。
而生命之所以要有期限,则是因为进化的需要。有生有死才有自然选择,才能实现优胜劣汰,才能完成进化升级,而永生意味着进化的停滞。所以无论能活多久,只要还在进化,死亡就是必需的。
寿命的未来
当然,从生命长度的进化来看,人类从过去走到现代化的今天,平均寿命从40岁的“高寿”到80岁的平均寿命,其背后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如此,寿命的极限也有可能在生命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以突破。人类,正在加快脚步走向一个长寿时代。
首先,对人类平均寿命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而这些技术,每一项都有助于使人们更长寿、更健康。
其中,DNA监测技术或许很快就能付诸应用,在疾病变成急症或重症前就能提醒人们密切